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翁宏到底是那个朝代的人?

翁宏到底是那个朝代的人?

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词,其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句最受后人激赏。清代词论家谭献在《谭评·词辨》中评道:“‘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而这“不能有二”的千古名句,却是从五代诗人翁宏的诗中搬过来的。

翁宏,字大举,生卒年不详,贺州桂岭镇人。《全唐诗》的编者在小记中错把他当作桂州(今桂林)人。《贺县志》记载,翁宏“寓居昭、贺间”。昭即昭州,为今之平乐;贺即贺州,为今之贺州市。翁宏经常往返于昭州、贺州一带,故得以常与桂州诗人王元唱和,与贺州富川诗人林楚才相互应答,在隐居衡山的诗人廖融南游时,他还拿着诗作向廖融请教。据《贺县志》记载,翁宏“性恬淡,不乐仕进,寄志吟咏”,说明他无心仕进,只安于恬淡、闲适的生活。

翁宏主要生活在五代时期。这个时期,南北分裂,各派政治势力你争我夺,战乱频频,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翁宏无心仕进,寄怀于山水花月,聊以自娱。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唐末五代出现了一批不出仕的诗人。他们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活动。翁宏交往的,多是廖融、任鹄、王正己、杨徽之、张观、王元、陆蟾等隐居的诗人。他们在一起相互切磋,***同学习,远离主流社会,徜徉于山林幽谷之间。总的来说,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情状,但他们的诗讲究语言和声律对仗,力图反映一种清新的诗意,这种在艺术上的刻意追求,对我国诗歌发展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翁宏到底写有多少诗?据《贺县志》载,宋开宝年间(968~975年),衡山处士廖融南游,翁宏向其出示了自己写的一百首诗,可见他写了不少诗。但是,由于翁宏身处乱世,社会地位低下,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寥寥数首:《全唐诗》收录了《春残》等三首诗及残句三联;今人编的《全唐诗续补遗》辑得残句六联,这就是今天所能看到的翁宏的全部作品。

对翁宏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廖融的《谢翁宏以诗百题见示》一诗作出了评价:

高奇一百篇,造化见工全。

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

神珠迷罔象,端玉匪雕镌。

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

廖融对翁宏的评价是很高的。廖融认为翁宏的诗作想象丰富,语言毫无雕凿痕迹,浑然一体,造化工全,十分自然。廖融称赞翁宏的作品堪比《离骚》,可以千古传诵,似有过誉之词。

仅凭流传下来的三首诗及残联,我们不足以对翁宏的诗歌艺术成就作全面的评价,但这些有限的作品,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社会心理:希望社会安定美好。《秋残》一诗中的“仍闻汉都护,今岁合休戈”,就反映了诗人盼望战争结束,恢复太平的理想。而《送廖融处士南游》一诗中的“壮志潜消尽,淳风竟未还”诗句,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但翁宏的诗更多的是表现他隐逸的思想感情。从艺术角度看,翁宏的某些诗句写得比较有气魄,如“风高弓力大,霜重角声枯”(《塞下曲》句)、“寒清万国土,冷浸四维根”(《中秋月》句)。总的来看,他的诗纤丽清秀,以渲染迟暮之感、衰残之美为多。《春残》最具代表性: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身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晖。

这首诗又名《宫词》,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替宫女写的,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首普通女子的怀人诗。撇开这些争论,我们从中可还原一个凄婉的故事:暮春时节,一位闭锁深闺的女子,郁郁寡欢,左思右想,却不敢迈出“翠帏”。心爱的人远行未归,走出“翠帏”,她孤独地站在花前,看着落花飘零,思绪万千;在蒙蒙细雨中,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更勾起她的愁情别绪。这些令人断魂的景象,虽然增添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但整整一年的魂牵梦绕,却冲淡了伊人在梦中的身影。夕阳西下,余晖映照,蝉鸣声声,萧飒的黄昏,令人黯然神伤,愁情难了。这个暮春时节的哀婉画面,构成了一个鲜明的意境。尤其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以“独立”之人与“双飞”之燕对比,衬托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形象,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哀怨。在这首诗中,作者化“景语”为“情语”,刻画了暮春的萧飒之美及感伤的情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朝历代,为《春残》作注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大家关注的只是诗的意境,而对“萧飒暮蝉晖”这一现象没有作合理的解释。暮春有蝉鸣吗?司马光《和景仁闻蝉》有“春林满岩绿,谁信已鸣蝉”句。今年3月有网友在重庆南山听到蝉鸣,并拍有照片。看来春天尤其是暮春是有可能听到蝉鸣的。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种蝉叫“春蝉”,鸣叫时大喊“醒了——醒了”。另一种说法是如果春天温度异常,超过24摄氏度,夏蝉也会提前出土鸣叫的。翁宏借暮春蝉鸣来衬托主人公的愁绪,又比他人高出一筹。

翁宏不是一位著名诗人,但他的诗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却是难得的千古名句,今人的《唐诗三百句》等普及读物都收录了这两句诗。相信翁宏留下的这“不能有二”的诗句,定能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