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带“朝”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2.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3.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4.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5.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7.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8.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9.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10.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11.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12.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13.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14.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15.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2. “朝”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朝
cháo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3. 带有朝字的诗句灵一计日功成后,还将辅圣朝。
送王法师之西川皎然辞官①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送沈居士还太原元稹宣明徒有号,江汉不相朝①。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其七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①。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一无可遗迹仍①留蔡,幽人出汉②朝。
寄和蔡州田郎中听松今欲暮,过岛或②明朝。 行汉(一作竹溪)水晚次神滩阻风王琚扁舟方辍棹,清论遂终朝。
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韦应物幽独自盈抱,阴淡亦连朝。 闲斋对雨韦述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
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卢纶芳兰生贵里,片玉立清朝。 秋晚河西县楼送浑中允赴朝阙卢照邻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还京赠别司空图伤怀同①客处,病眼却花朝。 早春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
寄怀元秀上人司空曙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风筝田澄旅游唯得酒,今日过明朝。
成都为客作白居易风雨闇萧萧,鸡鸣暮复朝。 连雨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连雨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 自题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
冬初酒熟二首 其二称意那劳问,请①钱不早朝。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皮日休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游栖霞寺刘方平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 折杨枝刘长卿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送齐郎中赴海州鸾殿空留处,霓裳已罢朝。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 其一朱庆馀蕃庭过册礼,几日却回③朝。
送于中丞入蕃册立权德舆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权德舆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二羊士谔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许棠星河愁立夜,雷电独行朝。
五原书事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齐己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凌晨从北固,冲雪向南朝。 送僧(一本题缺)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招乾昼上人宿话吴融都人同盛观,不觉在行朝。 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岑参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后与群公过慈(一作报)恩寺张夫人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 柳絮张乔衣冠与文理,静语①对前朝。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青鸟泉张南史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 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孟侍御张祜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塞下曲张说阴风吹大泽,梦日照昌朝。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张谓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
送杜侍御赴上都张籍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酬韩祭酒雨中见寄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庄陵挽歌词三首 其一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 寒食书事二首 其二李峤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十一月奉教作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②。 雪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雪李洞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 维摩畅林居。
4. 与陋室铭有关的古文《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音:甚路),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於庭,旧时栏楯(音:吮),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音:窜),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於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於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於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 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音:户)至,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哭泣)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音:冋)牖(音:有)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音:砍)井之蛙何异?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於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 关于朝三暮四文言文的问题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本义和今义: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它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