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岁少年写的诗词
小儿诗 路德延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
乍行人***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
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
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
走堤行细雨,奔巷趁轻烟。 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
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拥鹤归晴岛,驱鹅入暖泉。
杨花争弄雪,榆叶***收钱。 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
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
频邀筹箸挣,时乞绣针穿。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
戏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毡。 展画趋三圣,开屏笑七贤。
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 惊滴沾罗泪,娇流污锦涎。
倦书饶娅姹,憎药巧迁延。 弄帐鸾绡映,藏衾凤绮缠。
指敲迎使鼓,筋拨赛神弦。 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
棋图添路画,笛管欠声镌。 恼客初酣睡,惊僧半入禅。
寻蛛穷屋瓦,探雀遍楼椽。 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
夜分围榾柮,朝聚打秋千。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
互夸轮水碓,相教放风旋。 旗小裁红绢,书幽截碧笺。
远铺张鸽网,低控射蝇弦。 詀语时时道,谣歌处处传。
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连。 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
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等鹊前篱畔,听蛩伏砌边。
傍枝粘舞蝶,隈树捉鸣蝉。 平岛夸趫上,层崖逞捷缘。
嫩苔车迹小,深雪履痕全。 竞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
蚁窠寻径劚,蜂穴绕阶填。 樵唱回深岭,牛歌下远川。
垒柴为屋木,和土作盘筵。 险砌高台石,危跳峻塔砖。
忽升邻舍树,偷上后池船。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
明时方任德,劝尔减狂颠。 选自《全唐诗》 作者:唐 胡令能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2. 12岁生日贺词亲爱的爷爷奶奶 、叔叔阿姨和各位好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中参加我的十二岁生日宴会。
12年的时间,既短又长,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刚刚起步,浓墨重彩还在未来;但对于为我付出了辛苦和关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说,却已经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和时间。
所以今天,在我将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在我将步入如诗如梦的少年时代时,在这特殊的时刻,我要特别感谢家人的养育之恩,感谢亲朋好友的关爱之情。是你们用无限的爱滋润着我、沐浴着我,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这里,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鞠躬)
12岁,是人生中新的里程碑,也是我立志向上,追求崇高理想的新起点。我立志成为一个勇敢正直、善良博爱、健康乐观,拥有优秀品质、博大胸怀和无限爱心的男子汉!为实现这个目标,我要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用优良的品质塑造自己,用坚强的毅力锻炼自己,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用最优异的成绩报答所有关心关爱我的人!用自己的热血、汗水、能力和素质回报祖国、造福社会!
最后,在这个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时刻,我真心祝愿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吉祥安康、福寿延年;祝愿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愿我的朋友们和我一起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再次谢谢大家!(鞠躬)
3. 12岁的年龄的在古代称为什么12岁的年龄在古代被称为“总角”。
一、简介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二、不同年龄段称呼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
《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舞勺:13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
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强壮:指四十。
《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