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春宿左省》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
出处:
唐·杜甫《春宿左省》。
意思:
1九宵: 原指高空; 这里借指高入云宵的皇宫。句意: 星星闪烁,照临皇宫,千门万户,闪闪浮动; 明月高照,高入云宵的皇家宫殿,得月光独多。写的是诗人春宿左省时的夜景。
意思2
夜晚,星光闪烁,仿佛千门万户都随 之而颤动。月儿高照,高耸入云的'宫殿承受了更多的光辉。这是作者在京 任官时所写的诗句,描写了月夜中宫殿的美景。上、下两句都从人的一种 错觉着笔。“万户动” 是星光闪烁的效果,“九霄多”是楼高仿佛近月的 误解。而全诗的意境正是在这种错觉中展现出来。“动”、“多”两字 是诗眼之所在,准确传神,真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全诗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鉴赏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出到凤翔,谒见肃宗。五月,任左拾遗官职。八月,因思念鄜州家人,告假去鄜州探亲。九月,唐军收复被安史叛军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亦从鄜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左拾遗是负责直言讽谏之官,大事廷争,小事写成密封的奏章上报。此诗作于乾元元年 (758) 春,描写了他任左拾遗时值夜班,忠于职守,勤政为国的情景。
首联: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写他在左省上夜班时所见的景物。花影婆娑,栖鸟飞鸣而过,点明是黄昏“暮”色之景,和“宿”相关。“花”与“鸟”点明是“春”天,“掖垣”点明地点是“左省”。短短两句诗,一一扣应了题目 “春宿左省”。
颔联: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写由暮至夜深的景色。皇宫之内,星光灿烂,似乎千门万户都在闪动; 而高耸入云的宫殿,似乎靠近了月亮,因而接受的月光也就特别“多”,显得特别明亮。这是夜深,月到中天的形象,也暗含帝居高远的赞颂之意。
颈联: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写值夜班时的情景。因值班睡不着觉,仿佛听到开宫门的锁钥声; 因风吹动檐前铃铎,自然想到百官们骑着响铃的马来上朝的情景。这些想象虚化之辞,真切地表现了诗人小心谨慎、勤于国事的心境。
尾联: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写夜将晓自己不寝不宁之因。因为想到“明朝”要为皇帝上“封事” (密封的奏章),心绪不宁,寝卧不安,所以数次询问“夜如何”,即夜深几时辰了。“数问”二字强化了诗人恭谨小心、非寝非宁的情态和忠君勤政的心情举动,活灵活现。
全诗以时间为序,自暮至夜,自夜深至将晓,自将晓至明朝,次第写来,明晰而不板滞,真切而又传神。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景情结合,结构严谨而又灵动,诗意明达而又蕴藉。
注释:
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珂:马铃。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创作背景:
这首五律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唐时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