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在家乡千年味,古诗
端午
作者:张玉娘 朝代:宋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端午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
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端午
作者:陈宓 朝代:宋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端午
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
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端午
作者:丘葵 朝代:宋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2.文学书中描写年味的美文故乡的年味
时间在地球的自转中一天天溜走,不知不觉间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毫无感觉,闻不到一点年的味道,只因沉重的生存压力把我压得都成了机器人,对身边一切似乎毫无感觉。只有看到路上拖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的路人,我才猛然想起快过年了,也是时候回家和亲人团圆了。但回家过年路途之艰辛又令我望而生畏,这不是说我所在的城市离故乡有多遥远,而是回家过年坐车人潮之拥挤和那价格直线上升的车票令我却步。
炮竹声声除旧岁,在故乡;炮竹声成了除旧迎新的零界点。在我的味觉里,那浓浓的炮竹味就是故乡的年味!每年除夕零时一过,那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就会陆续响起,一直持续到天亮。听着炮竹声;闻着炮竹香;踏着除旧迎新的步伐,记得年幼时调皮的我,总会在天刚刚之时就起来四处乱跳。跟着捡回来一大堆未被烧着的炮仔,然后兴致勃勃地用自己自做的炮枪玩了起来!此玩法在今天的我看来,那是拿自己的小命在开玩笑,想着,想着,我不更倒抽一口冷气,幸亏当时老天爷保佑——而当时年幼的我却玩得不亦乐乎。
年幼时的我喜欢过年,不仅仅是过年有炮竹味。更重要的是过年还有新衣服穿和压岁钱拿,在那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一套新衣服;一块几毛的压岁钱;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泥足珍贵。闻着身上新衣服味;手中压岁钱的钱味,这也是我感知中的年味吧!年后虽然大部分压岁钱都上交父母,自己只能留下一小点,但嘴馋的我总是折磨着到底是喝健力宝还是菠萝啤?所以;年味除了新衣服和压岁钱,剩下的的就是零食味了。
故乡的年味,除了每家每户门前红彤彤的鞭炮纸外,还有就是新帖上去的春联。每一家的春联内容都或明或暗地透露了主人对来年的心思又或期待!曾几何时那彰显民权的春联也被赋予某种政治色彩,某某万岁;忠于某某;永远跟某某走等等内容,成了那年头故乡春联的年味。春联内容的演变过程折射了国家由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的过程,春联内容的演变过程同时更是国家尊重民权的一个缩影。国家每进步一小步,对个体公民而然那是进步一大步!期待故乡的年味不仅仅只有鞭炮味和春联味,而更多的是民主味!
回不回家过年呀?我心情甚为纠结,在这万物都在涨唯有工资低的年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下来挣了几个钱,除了平日孝敬各路“神仙”外,快到年关还要给铁老大打劫一笔后,所剩已无几。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收拾行李挤进滚滚的回家人潮,此刻;故乡越来越近了,年;越来越近了,故乡的年味更越来越近了!(鲁舍)
3.家乡的年味连写10篇家乡的年味连写10篇家乡的年味我随父母离家进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乡过年了。
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贴春联。
农村的春联大部分是村里人写的,闻着一股墨香味,对联的内容有的随口即兴传创作的,现在城里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贴在门上,虽也好看,却总觉得少了点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没有特点。上午,我、爸爸、爷爷全家一起去祭祖,走过泥泞的田埂,我们终于到了,我们一起为祖先烧钱、磕头,爸爸对我说:“儿子,以后你不论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来祭祖。”
我不太明白爸爸的话,但我觉得爸爸想让我不论怎么出人头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晚上,我看见厨房有好多菜,我便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吃几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为有一个习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烧好,而且放的炮竹,还有家里的卫生必须过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扫出去。”
我点了点头,不一会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弥漫在各家各户,家乡的年味真独特。还有我更喜欢的是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
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原来,父母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其实,城里也不是没有年味。
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收到的成堆贺卡,打爆的拜年电话,成千上万条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年味吗?可是我>家乡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魂萦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五(8)班周俊泓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355号邮政编码:20162>家乡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作文_500字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乡情"易氏家族,子孙盛昌。
欣逢盛世,志气昂扬。壬辰孟月,杀猪宰羊。
同族兄弟,欢聚一堂。尔炖牛筋,吾灌羊肠。
六岁孩童,且舞且唱。甲岁老翁,亦入其场。
把酒言欢,不胜欢畅。子子孙孙,福禄绵长"(这是昨天大年初三村里聚餐时,家族的一位老队长提笔写的诗句!很有意义,所以我记下来了 ) 昨天 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LG村里人统一制定大聚餐!意义庆祝2012春节第二届兄弟团圆节。
我作为下邓村的媳妇,回家做拍客,呵呵!记得去年也是大年初三,杀牛杀羊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回忆起来是非常热闹的,村里人还举行了很多活动,打篮球比赛,气排球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好多,可是今年节前都是毛毛细雨,无法进行了。虽然今年少了这些活动,但另请了舞龙舞狮和粤剧来村里表演!这个春节也是别样热闹!嘿嘿,跟我看看镜头感受那份快乐吧! 昨天天公很作美。
起来天气晴朗,阳光也出来了,好天气给人们带来了很好心情!回到村口,大榕树上挂上了一串串红灯笼!红红灯笼挂出浓浓“年味儿”!家乡的年味作文_500字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
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了。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年味儿作文_700字 过了腊八,年味儿就重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新衣服,爆竹,对联……大伙儿都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最盼着过年了,不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红包,更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在新年里,无论怎么皮,怎么闹,爸妈都不会责怪,都能挨到年后一并盘算。
还没到年三十儿,大街上就充满了年味儿——大红灯笼挂满了街市,店门上贴着喜气的春联与倒福,走进一家,里面还挂着充满年味儿的。
4.家乡的年味阅读答案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题干中给出了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年味,根据④⑤⑥三段的内容分别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酒香味 蒸馒头味 饺子味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语境,根据词语所处语句及前后句子的内容、含意来推断词义。
答案:(1)新蒸馒头味很浓。
(2)剁馅的声音和肉馅的香味,芝麻香油的味道,葱、姜、蒜的辛辣味相互配合,写出了年味的浓郁。
9.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结尾段一般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答案:不能删去。城市的年味和家乡的年味形成对比,突出“我”对家乡的怀念,深化中心。
10.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年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的人、家乡民俗的喜爱之情。
11.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根据自己对年味的理解,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出年味。
答案(示例):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年味就是孝敬长辈的一杯浓酒,年味就是观看春晚的欢声笑语,年味就是张贴春联的吉庆有余。
5.关于过年的诗词《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夜 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
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
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
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
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
故乡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