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千花百卉争明媚,拂提杨柳醉春烟,让人不禁想要吟诗一首。特此整理了一系列和春天有关的诗歌,还有英语翻译,不仅还原了诗中意境,还有英文的押韵,一起看看吧。
第一首《春晓》孟浩然
Spring Morning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Not to awake till the birds are crying.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词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屋外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屋外,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首《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Peach Blossoms in the Temple of Great Forest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All flowers in late spring have fallen far and wide,But peach blossoms are?full-blown?on this mountainside.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I?oft?regret spring's gone without leaving its trace;I do not know it's come up to?adorn?this place.
重点词汇
full-blown adj.具所有特征的;成熟的
oft adv. [旧]?时常
adorn ? v. ?装饰;装扮
诗词赏析
此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名作。在写景之中,寄寓着深邃的禅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登山时已是孟夏,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这高山古寺之中,因为山高地深,与平地物候自是不同。在大林寺,诗人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桃花,正开始热烈地绽放。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看到眼前情景,诗人感慨良多。自己曾为春光的匆匆离去而惆怅万分,却不知无尽的春色,原来转移到了佛门!当这始所未料的艳丽春景映入眼帘时,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人间的芳菲,就是我们的名声、地位、金钱,转眼间就会凋零枯萎。世间的风光,风一吹就光了。而佛门的芳菲,却穿越时空,流光溢彩,亘古长新。这佛门的芳菲,就是充满了灵性的觉醒的生命。佛教流传迄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今天,全世界无数的人,依然在佛禅智慧的芳菲中,找到了心灵的陶冶与寄托。
作为一个禅人,读这首诗时,也充满着感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同人间的芳菲,早晚会尘归尘,土归土。但是,如果我们的法身慧命能在弟子们的身上传承,佛门的光景就会亘古常新,以它永恒的风光,接引着芸芸众生。
第三首《春夜喜雨》节选杜甫
Happy Rain on a Spring Night (Excerpts)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Good rain knows its time right;It will fall when comes spring.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With wind it steals in night;Mute, it moistens each thing.
重点词汇
loom v.赫然耸现;(尤指)令人惊恐地隐现;显得突出;逼近? n. 织布机
saturated adj.湿透;浸透;(溶液)饱和的;(颜色)深的;浓的
诗词赏析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书记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第四首《忆江南》白居易
Dreaming of the Southern Shore
江南好,
Fair Southern shore,
风景旧曾谙。
With scenes I adore.
日出江花红胜火,
At sunrise riverside flowers redder than fire,
春来江水绿如蓝。
In spring green waves grow as blue as sapphire,
能不忆江南?
Which I can't but admire.
重点词汇
sapphire n. ?蓝宝石;宝蓝色;天蓝色
诗词赏析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杜甫写景,善于着色。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ān)”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
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第五首《江南春》杜牧
Spring on the Southern Rivershore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Orioles sing for miles amid red blooms and green trees;By hills and rills wine shop streamers wave in the breeze.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Four hundred eighty splendid temples still remain;Of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mist and rain.
诗词赏析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
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里,诗人不用“寺”,而又改换成了“楼台”,这不仅是为了避免用词重复,更主要的是适应“烟雨”这样的环境。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