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82岁高中状元,写下对联,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82岁高中状元,写下对联,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因为人们希望用这位82岁的状元的故事,激励读书人上进。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以考取科举的功名为目标的。很多的读书人耗尽一生就为了考取功名,可实际上真正能考取功名的人却是少数。而在宋朝时期,就有一位82岁的状元郎梁颢,他的一生都是在备考和考试中度过的,最后82岁的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郎。

1.考了一辈子科举的状元。

梁颢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唐朝灭亡后的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中原地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梁颢自小就很聪明,对读书很感兴趣,还很勤奋。年轻时期,梁颢就是一个非常上进的读书人,周围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才子。梁颢一直将考取功名当作人生头等大事,积极地参加科举。

不过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经常发生战争。科举也不是每年都有机会举办的,而梁颢的文采、学识都不错,可就是很难考取功名。不过梁颢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改进,坚持读书。只要有机会他就参加科举。直到宋朝建立,重新开启了科举制度。当时的82岁的梁颢,靠着自己的丰富的学识考上了进士,又在殿试上发挥出色,拔得头筹。

2.跨马游街留下千古名句。

成为了状元郎的梁颢自然是风光无限。他骑着马匹在街上游行,很多人都想围观看看谁是状元郎。没想到一看,是一个白发的老人。周围的人都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都以为状元郎应该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没想到是老人家。

而人群中,有人竟然大声问梁颢,他今年多大了?梁颢没有直说,笑着读出了一首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这首对联里,一种出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伏生、姜太公。

伏生是秦朝人。秦始皇在进行焚书坑儒的时候,许多历史文献都被烧毁了,而伏生则是不忍看到《尚书》被烧毁,竟然是偷偷将《尚书》藏在了墙壁里。等到汉景帝时期才拿出来,《尚书》这才得以重见天日。而汉文帝时期,皇帝特地派晁错去找90岁高龄的伏生,讨教《尚书》的知识。姜太公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80岁的姜太公钓鱼时遇到了周文王。

梁颢用伏生和姜太公这两个人作为自己年龄的参照,是因为他们都是晚年的时候才真正出名的,得到了他人的赏识。伏生用一生学习《尚书》,姜太公在晚年才真正得到了赏识和功名。这都是梁颢自己的切身体验。

3.锲而不舍成为读书人的榜样。

写得好的诗句多的是,为什么梁颢的对联就能成为千古名句呢?因为梁颢的对联是能激励读书人上进的。人们认可梁颢的文采,也认可梁颢的读书经历,为梁颢的精神所感动。一次失败又如何?为了自己的目标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努力下去,最后肯定会成功。古代的读书人那么多,能考取功名的并不多。很多人半途而废,可看到梁颢的对联,就会更有动力。

总的来说,82岁才高中的状元郎梁颢所作的对联,不止是表达出了自己的年龄,还将自己的成功经历表达了出来,激励许许多多的读书人,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