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2年,杜甫出生,离安史之乱爆发还有43年,当时还是盛唐。
杜甫出身士族,是名门大家,少年时期生活优渥,无忧无虑。
19岁到22岁,杜甫漫游山东吴越等地,意气风发,满眼都是盛唐的壮美山河,期待着自己的美好人生。
24岁杜甫参加进士考试,虽然落榜,但依靠着父亲的官职俸禄,倒也不大担心自己的衣食花销,还准备着去山东河北一带游玩。
32岁那年杜甫遇到了大唐的另一个骄傲李白,双星闪耀,相见恨晚,两人结下深厚友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杜甫已不再年少,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前程,虽然祖辈上有些积蓄,但坐吃山空是不行的。一番深思之后,杜甫还是选择出仕为官,他认为这是自己施展抱负的唯一出路。
于是杜甫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求官之旅。
35岁那年,杜甫应唐玄宗“通一艺者”的昭告到长安应试,结果发现这只是一场作秀的闹剧。眼看科举之路希望渺茫,杜甫只能寄希望于拜谒权贵之路。
39岁这年,杜甫在唐玄宗举行祭祀盛典之际,特献三篇《大礼赋》,终于得到玄宗的赏识。却不想只是待命在集贤院,等候分配,挨到最后仍是没有音信。
杜甫怅然若失,刚刚看到一丝希望,旋即消失。此时的杜甫已经生活拮据,举步维艰。一个官职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身的荣誉,更是生存的必要,他迫切需要那微薄的俸禄来维持自己的开销。可想当时他的困顿和郁郁不得志。
时间很快到了公元755年,这是大唐历史上特殊的一年,也是杜甫人生重要的一年。
杜甫这一年43岁,终于得到了任命,官职河西尉,杜甫拒绝去上任这个小官。"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就是为此做的诗。后来朝廷给他改为一个看守兵甲、管理锁钥的参军,虽知这是个学无所用的职位,但迫于生计,杜甫也只能接受。而此时距他来到长安已经十年,人生最宝贵的岁月就这样蹉跎逝去,黑发变白,当年那颗年轻跳动的心也已失去了朝气,慢慢适应了周遭这个腐败迷乱的官场。
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对杜甫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的小儿子在老家贫困饿死。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无疑是人生最悲哀的事。历史上对这一段记录甚少,但我们可以想象,对于杜甫这样一个倡导忠孝仁义的儒生,是多大的打击,生活的重担从来没有如此残酷地压的他喘不过气。
还是这一年,没等杜甫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安史之乱开始了。
第二年,潼关失守,玄宗仓皇西逃,太子李亨肃宗即位。杜甫是年44岁,一介儒生,虽为微官小吏,却忧国忧民不畏生死,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料途中为叛军俘虏,被押到长安。
公元757年,杜甫冒着生命之险,逃出长安终于投到肃宗账下。肃宗深为感慨,授为左拾遗,欲重用。不料好景不长,宰相房琯用兵大败,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之后慢慢边缘化,不再受重用。
杜甫的短暂的仕途生涯也宣告结束。
从被贬之后到公元767年,杜甫55岁。这十年间战事连连,狼烟四起,杜甫居无定所,在西南各地四处漂泊。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杜甫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能去投奔族亲和朋友,靠着各方的救济才能勉强吃上饭。
56岁这一年,杜甫心力交瘁,而且随着年龄越大思乡之心越切。日里夜里闭上眼就看见故乡的山水,那时的自己年轻洒脱,散步在熟悉的庄园熟悉的街道上,回望着鬓发斑白的母亲。他不能再等了,他迫切想回到自己的家里,去看一眼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哪怕一眼。
于是杜甫乘舟出行,经江陵岳阳北上,期间因为生活贫困和战事兵乱,又被迫南回。舟船一直在潭州附近弯来折去前进不动,北归之路渐行渐远。
公元770年冬,潭州,杜甫眼看着回家无望,他失去了最后一丝耐心,遗憾地闭上了眼,一代伟大诗人黯然离世,享年58岁。
如今,当我们诵读杜甫的诗篇,看不到他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抱怨,留下的只有他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对劳苦大众的仁爱。就像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