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谁能够在浑浊的河水中静止下来,然后慢慢地自我澄清呢?谁能够使静止不动的东西运动起来,然后慢慢地显露生机呢?

形容在生活中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循序渐进,都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更好的到达。因此我们遇到好的事情应该慢慢的享受,遇到不好的事情也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度过。

出处:《道德经》第十五章。

原句: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善为士者》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名人学者对这句话的解读

1.曾仕强先生解读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够做到浊的时候,什么事都不做,就安安静静地慢慢等它变清?谁能够在动的时候,不要阻止它,自己先安静下来,用感应的力量,让它也慢慢静下来,然后徐徐地生出你所要的东西来?这个“安”跟“静”,是我们必须要去修养的东西。

道理很简单,你回家肚子饿得要命,可是太太在厨房里面还没做好饭,你就要先静下来闭目养神,太太知道你回来,自然会加快。干嘛跑到厨房咄咄逼人?讲些“肚子饿得不得了”的废话,这只会让她越来越慌张,还可能因为慌张把本来煮好的汤,打翻了。你还吃什么东西。

2.傅佩荣先生解读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这两句话兼顾了静与动。一个人能够动,未必能够静下来。但一个人如果静下来的话代表什么?他也有活动的能力。重要的是一个人要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行动。

一般人认为老子喜欢强调安静、顺从、柔弱、不争的一面,而容易忽略老子也有在安定中重新振作发动,使一切继续产生的这一面。

3.南环瑾先生的解读。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道家有一套经过确实验证的方法与功夫。譬如,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

由浊到静,由静到清。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呢?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使之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以后世佛道合流的话来说,就是“圆同太虚,纤尘不染”,不但一点尘埃都没有,即便连“金屑”,黄金的粉末也都找不着,务必使之纯清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