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从军行 明余庆 首句赏析

从军行 明余庆 首句赏析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隋代平原鬲(今山东平原北)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陈末隋初间前后在世。善为诗,仕隋官至司门郎。大业十四年(618),越王杨侗称帝,为国子祭酒,今存诗二首。  明余庆家学渊源,祖父明山宾是梁朝国子祭酒,北兖州刺史,侍中;父亲明克让是梁、周、隋三朝名士。《隋书·.卷五十八》中明克让居列传之首,“少好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而且明克让14岁就作了少年参谋,担任法曹参军。隋朝更是进爵为侯。  注释:  ①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②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赏析:  边境地区的敌情警报频传而震惊,朝廷则拨发大军纵横于边塞。摆出精巧万变且可风卷边敌的常山阵法,扎定号角威鸣、军纪严明的细柳营盘。不畏严寒的士兵手中剑上的霜花凝而不落,通宵巡逻的哨卫伴着弦月直到天明。一定会象当年汉武帝收复河南地般驱除入侵者,在那收复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胜利之城。 这首诗除了用典处需略加拆析外,词句并非冷僻诘屈。一二两句写边关报警、汉师出征,一个“惊”字,突显出“惊扰”“惊动”之意,写出敌人来势汹汹,一方面引出下文的我军的英勇抵抗(“十万且横行”),同时敌人的疯狂进攻与后面我军的觉着应战形成对照,也反衬我军的英勇无畏。三至六句概述战事的胜利和边地战场的寒苦,最后两句寄托着胜利后对敌方的处置方式的设想——象汉代那样建立专门的城堡、属地和户籍民事组织,把对方有效的控制管理起来。 “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可看出本诗意境开阔,状写行军作战气势雄浑。内容主要表现隋军军容强盛与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望隋军胜利的前景,格调昂扬向上。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