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车邻》:同情与超脱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诗经·秦风·车邻》是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这首诗中第一次出现了类似引用的诗句。第二、第三小节的“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完全与其他诗句不是一个风格的。从表达的主旨上来看,也有很大的出入。
《诗经》时代,标点符号还没有被发明。我们当然无法自古简上通过标点符号找到诗人引用的直接证据,但我们还是能隐隐然能够感觉到诗歌中有另一个人“声音”的存在。
今人在自己文章或者诗作中引用别人的话,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在《诗经》的时代,却是不寻常的。这就像一个孩子,回到自己熟识的世界,为大家讲了自己的奇幻经历后,为了特别强调自己经历的真实性,直接引用了所见过的人中说的某句话。这样的做法,让诗作本身,一下子变得质朴和真诚起来。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不是诗人自己的话,而是诗人所拜望君子的话。很显然,这位君子的话让世人看到和感受到了一种与自己经验不同的美丽。诗人伊克巴尔说:“你一旦能识别出这世界上的美丽,你就不再是奴隶”。诗人引用这位君子话的那一刻起,他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对于自己的生命而言,已经完成了一次升华和超脱。
吴懋清在《毛诗复古录》中讲:“秦穆公燕饮宾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毛诗序》认为,《诗经·秦风·车邻》是在“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程俊英的《诗经译注》认为,这是一首“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高亨的《诗经今注》认定“这是贵族妇人所作的诗,咏唱他们夫妻的享乐生活”。这种种的观点,已经算不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倒更像是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人从相同的诗歌中读到自己时代的生活。
读者与诗人之间有一层隔膜的话,诗人与诗中君子之间,何尝不存在一种隔膜?如何消解和驾驭这一层隔膜,以同情之理解的心态,帮助我们自己也帮助诗中人得到超脱?
诗中第二、第三小节真的只是在劝人及时行乐吗?如果真如此的话,诗人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一层意思?
难道诗人是要讽刺和抨击诗中君子吗?如果诗人抱持这样的心态的话,为什么还要写“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谁愿意大费周章去面见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呢?何况“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既见君子,并坐鼓簧”的描写,再加上黑此君子的用意,很容易让人想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小人,诗人会甘愿做这样的小人吗?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能坐着马车去拜访君子,拉车的马中有“白颠”那样的良马,可见诗人本身并不简单,但他渴望去拜谒比自己更不简单的“君子”。清人李光地大抵有过诗人一样的心态,他在《诗所》中讲:“自古创业之君,未有不略去礼文,上下交欢足以济。此亦秦所以成霸之本也。”刘备听诸葛亮谈“隆中对”,光绪皇帝听康有为谈“变法”设想时,如果也能发出诗中君子“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的感慨,谁能说刘备、光绪是及时行乐的主儿呢?
天生我辈,绝不是要我们对别人因环境使然形成的秉性去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而是叫我们因为看见而学会同情之理解,从而使自己和他人被导引、被超脱的。
《古诗十九首》中写“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这些话虽是《诗经·秦风·车邻》中君子所言的延续,却未必就是他内心里真正的用意。《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在感慨无力致贤是,真该好好读读《诗经·秦风·车邻》中的“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如有贤者,读了两诗,更愿意到哪个邦国去挥洒自己的才情呢?
车行之声邻邻洒,拉车也用白顶马。雅舍门前静静候,烦请寺人通报他。
坡上漆树密匝匝,栗树天生在低洼。得与君子同相坐,鼓瑟子期遇伯牙。君子相惜酒言欢,错过便是耄耋年。
坡上空地多生桑,河谷闲田多栽杨。得与君子同相坐,簧竹雅乐一起赏。君子不舍时下乐,我命由我笑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