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八旗兵武备废弛,平定吴三桂“三藩之乱”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八旗兵武备废弛,平定吴三桂“三藩之乱”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1673年,明朝叛将平西王吴三桂因为不满清廷裁撤三藩,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在云南起兵造反。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禄等也先后树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

在与吴三桂叛军的八年战争中,清朝廷最先起用顺承郡王勒尔锦,任命他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大军进驻荆州(湖北江陵)讨伐吴军。勒尔锦与吴三桂隔江对峙,八年时间不敢过江一步,直到吴三桂病死后,才渡江攻取常德。朝廷命令他西征重庆,他竟然自请解除职务,不愿再战,康熙只得将他免职并革去郡王的爵位。

1674年,清朝廷任康亲王杰书(勒尔锦的堂叔父)为"奉命大将军",经略浙江、福建。杰书不但任由台湾郑经军攻占海澄,而且大军龟缩在浙江境内两年,军事上无能、胆怯到了极点,后来受到了和他的侄子勒尔锦一样的处罚。

吴三桂铜像

清朝廷派往江西两个亲王:简亲王喇布和安亲王岳乐。喇布同勒尔锦、杰书一样,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所部自然没有战斗力。而"定寇大将军"岳乐却是很能打,也很敢打。他的部队先后攻下了安福、都昌、萍乡等地,1677年,岳乐军攻入湖南,扭转了当时清军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岳乐军攻城略地的主要力量不是清军的"八旗军",而是汉军的"绿营兵"。"绿营兵"是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参照明军原来的建制,以营为单位进行重新组建,为了区别于八旗的黄白红蓝四色,以绿旗为部队的标志,因此称为"绿营兵"。全国"绿营兵"的总兵力有六十六万人左右,分别受当地的总督、巡抚、提督等的节制领导。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初期,投降过来的蒙人、汉人,都编入"满八旗"内。随着耿精忠、孔有德、尚可喜等前明军将领的加入,组建了汉军。汉军最初分为两翼,进而分为四旗,最后随着多尔衮的入关发展成为"汉八旗"。同时以察哈尔、喀喇沁蒙人为主的部队被编为"蒙八旗"。

满、蒙、汉二十四旗的部队总人数不到二十万,这些兵力无法占领明朝的广大疆土,满清朝廷主要是依靠吴三桂、洪承畴、耿精忠等明朝降将攻灭的朱家江山。

八旗兵的盔甲

吴三桂起兵时的兵力有三十万人,都是能征惯战的老兵,战斗力强悍。福建耿精忠手下有15万军队,广东尚之信手下也有10万人以上。八旗军从兵力和战力上都未必是吴军的对手,打垮吴军主要力量就是当时的"绿营兵"。

李之芳、佟国正、福建的姚启圣、四川的周有德、平凉的赵良栋、甘肃陕西的张勇、王进宝等人率领绿营兵,经过艰苦鏖战,将吴三桂和他的党羽各个击破,将三藩的属地划归清朝廷直接管辖。

绿营兵的基干部队,是明军在南京投降的二十多万和在九江投降的十几万人。比如张勇原来在明朝名将左良玉麾下任副将,在九江投降清军。

张勇善于领兵打仗,他在顺治时期,就屡立战功。吴三桂叛乱时,王辅臣派人招降张勇,不仅被他拒绝,使臣也被公开处死。张勇非常懂得用人,名将赵良栋、王进宝都是由他举荐,独当一面参与平叛的。

昆明金殿

赵良栋原是陕西绿营守备,吴三桂反叛时已经升任天津总兵,在张勇的举荐下,和西宁总兵王进宝一起,协助图海平定了凉州的王辅臣。随后,清军分四路进军四川。1679年,赵良栋由甘肃入陕西,占领了汉中,进而陆续占领成都、西昌,从陕西一直打到了昆明。

赵良栋在昆明会和了贝子彰泰的四十万大军,而此时昆明城内的吴军只有五千人。彰泰按兵不动,不敢主动攻城,并劝说赵良栋不要轻举妄动。赵良栋得到城内吴军情报后,率先攻城,彰泰不得不领军配合,很快攻下了昆明城,消灭了吴军的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