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息大部分就是信函了,所使用的保密方式就是火漆封缄,其实仔细一想除了封的严实点也没别的办法。
封缄形式的演变
(一)竹简封: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狭长的竹片和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稍宽的长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竹简封是指将方或策(册)卷好用绳子把它捆扎、封泥固封的一种形式。封泥,是指钤有印章的土块,也称“泥封”:是将绳端或交叉结扎处放入挖有方槽的“检木”,封以粘土,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二)木牍封:是木牍信函的封缄形式,是指先在木板上写好文字,再在木板上复盖一块木板,或另用两块相似木板,称“外木板”,两面夹住;木板上雕有3条线槽,用绳子在线槽上捆扎3圈,穿过一个方孔,把木板缚牢,然后在木板外侧封上粘土,盖上印章,防止私拆。如今信封落款的“缄”,最初就是指用绳子捆扎木牍的方式。
上述两种信函封缄形式,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时期,但都以“粘土”封口,若以封口材质来说,应该统称“粘土封”。晋后,纸帛盛行,简牍封缄逐渐废止,当然,也就不用“粘土封口”了。
(三)棉纸封:是纸帛盛行时期信函封缄的常用形式,普遍用于平常信函与家书。信封由多层薄纸裱糊成型,形似当代直式信封。棉纸封使用方便,原意是专指信封上下封舌之处,加贴棉纸钤印封口,以资保护,同时也泛指纸质信封。
(四)火漆封:是用以防范信封被拆的主要封缄形式,特别用于机要信函的保护。
火漆,亦名“封蜡”,又叫“封口漆”。以松脂、石蜡、焦油加颜料混合加热制成块条状,一般呈红色或棕红色,也可按要求制成蓝、白等特殊颜色,遇热则软,面粘,专供瓶口、信件封粘之用。封粘时,用烛火引燃火漆,于熔成稠状瞬间滴注于需要封粘之处,在将待凝固之前加盖印章,冷却后留下清晰钤记图案。既美观又能有效地防止私拆。此外,火漆还应用于鸡毛信的鸡毛粘合,以防鸡毛脱落。
火漆封是相对于“粘土封”的封缄形式,火漆章是适用于火漆封缄条件的一种钤记,为便于观察与检验,常以机关单位名称或标志阴文镌制。奥博会标志选择“祥云火漆章”就是火漆封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棉纸封随着制纸工艺的发展和纸质的提高,信封由多层改为单层,沿用至今。火漆封明、清时期官民之间均皆盛行;民国时期沿用于政府机关,民间则较少使用。
找了半天也就这个图还像那么回事,看官们将就着看,提到火漆封缄就要提到两种东西,印章(一般用私章)和封泥(火漆)。
印章产生于春秋,纸发明于汉代,汉以前的印章盖在什么载体上呢?对于这个问题,明清的印论往往避而不谈,认识不清。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周人用玺书,印章必施于帛,而不可施于竹木”(见土部墨字注),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认识,纸发明前印章是盖在丝帛上的,以后纸代替帛作为书写材料,于是印章就盖到纸上,顺理成章。其实并非如此,从战国秦汉直到魏晋,印章主要盖压在泥上,泥土是印章文字的载体。古代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吕氏秦秋·适威篇》:“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圆则圆”。说老百姓对于君王,就象泥与玺一样的关系,用方玺印出的印文是方的,用圆玺印出的印文则是圆的。《淮南子·齐俗篇》也有同样记载:“若玺之抑埴,正与之正,倾与之倾”。“抑”是按捺的意思,即盖印,“埴”指泥土。意思说象在泥上盖印一样,印正则印文正,印倾则印文倾。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说的是写文章要措词巧妙,切合外物的情状,如象印玺盖在印泥上一样,不必再加雕琢,彼此丝毫不爽。印章是盖在泥土的,写得如此明白。
清代道光年间在四川、关中出土了一批盖有秦汉印章的紫泥,引起了当时的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兴趣,这有印的泥块叫什么?古人用它们干什么用?竟使学富五车的学者茫然相顾,不知所云。吴荣光、赵之谦等学者印人误称它为“印范”,认为是古代铸造印章的母范,嗣后,戴熙、刘喜海等人才判明是封泥,直到清末民初,王国维著《简牍检署考》一书,论述了古代简牍制度和封检方法,才将封泥之迷基本解开。解放后,从河南洛阳,内蒙古呼和浩特、额济纳旗、宁城,湖南长沙,安徽阜阳等地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了若干汉代封泥,长沙马王堆汉墓和甘肃“肩水金关”等遗址,发现古代“封泥匣”实物,使我们对古代封泥及其使用方法、范围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1995年夏夭,西安市北郊汉代长安城以北的相家巷村农民在农田中挖粪坑时发现了一批封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动员当地群众将600余枚出土封泥捐献给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随后,西安市文物管理局又在该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前后出土封泥总数近2000枚,据初步整理研究,这批封泥属于秦代,内容涉及秦代的官制、地理、祭祀、礼乐、宫廷宦官机构、皇家苑囿等,是研究秦代历史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封泥是我国古代封缄简牍、封存财物所使用的盖有印章的泥块,和印章一样是一种凭信物,它的用途是作为封缄凭信,封泥在古书中不乏记载,如《后汉书·百官志》载,少府的属官中有守宫令一人,“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卫宏《汉旧仪》“有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后称皇帝诏书为紫泥封或紫泥;李白《玉壶吟》诗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凤凰指凤凰诏,即是皇帝诏书,紫泥即萦色封泥,用来封诏书。这两句诗写李白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东观汉记·邓训传》:“知训好以青泥封书……载青泥一穙,至上谷遗训”即知道邓训喜欢用青泥作书信的封泥,于是用车送去青泥一堆,至上谷送与邓训。既然古书有众多的记载,为什么后人反而不明白呢?因为封泥之法在古代是人人都明白的常识,古书中一般不加注释,隋唐以后,封泥的方法不再使用,到明清时人们对“封泥”是怎么一回事,就不甚了然了。
封泥主要用途是用于封缄公文、书信。
古代公文书信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上,为了保密和防止伪造,要严密封藏起来。封缄的方法是在竹木简扎外面加一凿有小方槽的木片,再用绳子将它和简牍一起捆缚好,将绳结置于木槽,然后将一团软泥捺入木槽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盖印,这个有小方槽的木片就叫检(后人把装有封泥的检叫封泥匣),封缄的全过程叫检封,在封泥上加印叫检署或封印、封记,公文送到后要查验封泥是否完好、封印是否真实,这叫检验,这种作法很象过去邮政局的火漆封,可以防止传递过程中私拆。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金塔县汉代“肩水金关”遗址时,出土了一个封缄文书的“封泥匣”,封泥上有“居延右尉”的四字封记。若一份文书的简牍较多,还可以放在绢囊中,口上用绳扎住加检封缄。据《汉旧仪》载,在东汉时,群臣给皇帝上奏章,如果事及机密,皆“封以皂囊”。《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载有他弹劫袁绍的奏章,说袁绍“矫刻金王玉,以为印玺,每有所下,辄皂囊施检,文称诏书”,指责袁绍私自刻制玉玺,下发公文时,用黑绢口袋检封,人们称为诏书。由此可知,古代封城公文书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封检,一种是用口袋封检。
火漆,又称为 封蜡,英文名:SEALING WAX
火漆(即封蜡,用于邮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开),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东西,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乘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讫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
公元前3000年,亚述人和埃及人的泥版信装在泥制的外套内,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封。
后来人们把用动物皮和羊皮纸写成的信卷成一卷,外边用窄皮条(经常取自同一张动物皮)捆扎,再用火漆封缄。随着纸张的出现,信被折叠起来,信纸背面用于书写姓名、地址和有关的邮寄说明,信纸各边封口用火漆封缄,这种做法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还要晚一些。
火漆封缄的盛行
火漆是形成火漆封的基础条件,火漆印是防止火漆封被拆的主要保证。有人说火漆法国人发明于1626年;有人说中国人发明,于公元11世纪,经由印度传入欧洲,很快就成为欧洲人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也有人说,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5)用过火漆印,在香港某拍卖会上,以四十万港币拍卖成交(《维基百科·火漆起源》)。众说纷纭,有待查证。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火漆封是替代竹简封、本牍封的封缄形式,是相对于“粘土封”的延伸与发展,应当在竹简封之后使用。也就是说,火漆封应该启用于公元二、三世纪的晋后时期,显然说法国人发明于1626年,未免过于迟滞了。至于由中国发明经印度传入欧洲,当然可以查证;但是汉刘邦用过火漆印,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在火漆封之前的“粘土封”是同样需要钤印的。所不同的是前者盖在粘土上,后者钤在火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称它“火漆印”也无不可。其实,回顾火漆封的存在形态,关键还在于认识它在传递机要信函和保护信息权益方面的历史功绩。
晋代以来,纸帛盛行,火漆封缄,沿用至今,历史悠久,并且在各类重要文件、贵重物品、文物出境与文物鉴定保护的应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办国家邮政,规定信封要有红色条封,用毛笔规矩书写,盖上钤记,贵重的用火漆封口。民国时期虽有变革,但继延旧制,也广泛用于政府机要文件。法国人用火漆加封,以火漆颜色区分内容,红漆为官方文件,棕漆为赴宴请柬,白漆为婚嫁喜庆。值得关注的是,火漆封缄也为万国邮联采用,规定用于各国的有价函件,以及贵重文物包装的封粘。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个人档案和重要单证的传递,也曾使用过火漆封。然而,随着邮政运行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为机要信函封缄形式的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火漆封”尽管有形似严密的保密形式,但是强调火漆封缄,实际上是“见物不见人”,人品不好,(火漆)封有何用。特别是以火漆封缄明白标示信函性质,未免过度暴露。同时火漆封粘封繁琐,点燃熔化,滴液钤印,早则模糊,晚则淡漠,也导致火漆封的逐渐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