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为什么被选入教材原因如下:
其一,这首诗出现在课本上的目的便是为了给孩子们打一个“预防针”。这首诗中的“氓”可谓是渣男的典型代表了,在恋爱时花言巧语,在婚后却将当初的海誓山盟忘得一干二净,出尔反尔,正如诗中所提到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由此可见,恋爱需谨慎。
其二,《氓》之所以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更重要的是其深刻的文学价值。该诗从字里行间展现出在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与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与摧残。并且从男女双方的矛盾中,侧面反映出当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其中所所表现出的反抗恶势力、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至今都具有进步意义。
而本诗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首带有抒情性质的叙事诗,对后世的叙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中,似乎都有一丝《氓》的影子在其中。经典的力量历久弥新,作为即将踏入高等学府的高中生,有必要将这份经典传承下去。
教育意义
一、太痴情的结果是埋葬自己
爱情来了,她的生命当中似乎就没有了别的,眼中只有那个氓。为他欢喜,为他忧愁。这显示出了女子天真无暇的热情奔放的个性,但同时,也已经隐含了她在这份爱情当中的付出要比那个男子要更多,所受到的伤害也更深。
二、太幼稚的结果是把自己推向深渊
虽然从前半部分的叙述来讲,两人有着甜蜜的爱情,从后面的诗句来看,女子之所以要把自己托付给氓,还是因为对方对他信誓旦旦。花前月下说出一些海枯石烂的话语,非常世俗,不过也算是人之常情,但就怕对方仅仅是为了讨她的欢心而说出这些话。
三、太迁就只能是自食其果
在爱情当中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迁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在爱情当中处于从属地位,一味地迁就对方,那么这份爱情的最终终结没有任何的悬念。
诗歌中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说明女主人公对于当时的婚嫁一些礼数还是了解的,也并未打算立刻结婚。但显然这个男子表现得不耐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女主一看到对方要发怒,就做出了让步迁就着对方。从婚前就开始迁就,到了婚后更是一步步的退让。
四、太过固执把自己逼向绝境
爱情当中的人都是有几分偏执的,尤其对于女子来说更是如此。在当时大家庭兄弟姐妹关系还是非常和谐的,期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时她的这些兄弟姐妹肯定劝过她遇人不淑,但是她固执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到头来只能自食其果。
纵观这首古诗,点出了女子(其实也包括男子)在爱情中经常犯的错,太幼稚,太盲目,太迁就对方,太固执,这都有可能把自己推向深渊。由此来看,这首古诗其实是为了告诫这些处于一生当中最好年纪的孩子们,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来分辨,而且要用足够理性的眼光来看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