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书信传递诗句
关于书信传递诗句 1.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3.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4.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5.形容书信传情的诗句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流红记》 唐时儒生于佑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心想这一定是宫人作的,因思成病。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
后于佑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佑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佑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
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佑所题。
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
6.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