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说,赐金帛慰劳之。
参考译文
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有几个臣子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于是就召见了。但是召见之后,他们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高兴,问上奏的原因。一个臣子回答说:“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长斧打在大臣嘴上,打掉两颗门牙,那人慢慢捡起牙齿揣在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揣在怀里是想告我的状吗?”回答说:“我不能告陛下的状,可陛下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史官记载它。”太祖高兴了,赏赐大臣金帛,抚慰他。
“宋太祖弹雀”,见于宋代司马光所着《涑水纪闻》,讲的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
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1]?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2]?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人物赏析
宋太祖显然有些专制霸道,让忠耿的谏官付出了两颗牙齿的惨痛代价;然而他终能分辨忠奸而及时止怒,一旦明白过来就反躬自省、以赏代罚,这种过而能改的胸怀与气度,仍不失为“明君”风范,让人敬佩。
大臣有直言不讳的品质,即使掉了两颗牙齿,也是值得的,因为两颗牙齿换来了一个明君和国家的兴盛,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一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这段故事成为凝练短小而又一波三折的精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