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他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一生最大的不幸,并不是他被选为灵童的宿命。
圣洁之地门隅向来安定祥宁,在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这里迎来了一个小男孩的降生,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的孩子。他的童年本应该在布达拉宫度过,但是因为五世达赖罗桑嘉已经圆寂,而他的弟子贪权夺力,把这个重大消息封锁起来,所以世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而仓央嘉措就这样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门隅纳拉山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公元1696年,准噶尔发生叛乱,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这才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于是仓央嘉措被接回了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因为从小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而布达拉宫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牢笼,所以他不喜欢被困在布达拉宫,更何况,他心中还有一丝红尘牵挂,那份牵挂就是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和仓央嘉措是青梅竹马,两人两小无猜,曾经对着月亮起誓,生生世世不负彼此。可这一切在仓央嘉措被接入布达拉宫后就灰飞烟灭了,他是第六世达赖喇嘛,再也无法有七情六欲,他们今生今世是再也没有双宿双飞的可能了。
仓央嘉措不想放弃自由的生活,不想放弃恋人,可是他的反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只能被束缚在政治和宗教的牢笼里。他只有在深夜里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去找达娃卓玛,两人一起游玩于街头,只有这样他才感觉自己还是活着的。
但是不久事情就败露了,格鲁派高层为了让仓央嘉措斩断七情六欲,不再留恋红尘俗世,他们不仅控制了仓央嘉措的出行,还派人暗中解决掉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的结局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此后再也无法与自己日思夜想的他相见,或许为了这段爱情,达娃卓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仓央嘉措自从失去达娃卓玛之后,心痛不已。在这段时间,西藏地区政治局势变得十分复杂,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政权出了问题,政治斗争达到了顶端,仓央嘉措也无端端被卷入这场政治纷争中来,他被指控为“假达赖”,被强行押送到京师。
仓央嘉措被押送启程的那一天,无数人为其送行,默默流泪。这一走,对仓央嘉措来说就是永远离开了这片囚禁他一生的土地。根据历史记载,在1706年,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旁逝世,自此,世间再无仓央嘉措,只剩下他的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