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人家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傍晚时分,我们也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人走在大街上,公园里,或快步健走,或悠哉慢行,亦或是甩起两只胳膊大步流星的倒走。
散步这样一项不计成本,悠然自得的健身方式在中国可谓是备受欢迎,笔者记得小时候吃过饭就和家人一起,走上大街,散起了步,夏天的时候,听着蝉鸣,感受着微风拂面,好一个自在生活。
许多人一定和笔者一样,从小便养成了散步的习惯,那么,有没有人想过我们究竟是从何时,因何事而开始了这样一项中国传统健身方式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散步,走进这个千年传统之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散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散步一词曾频繁的出现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作品中。宋陆游有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的诗句,明代张羽更有幽栖寡尘虑,散步写中情的感慨。
这说明,散步作为一种日常的休闲行为已经深入人心。而这一项活动以散步为名也以流传开来,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散步最迟在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么散布究竟开始于何时呢,翻阅大量书籍,鲁迅给出了答案。
鲁迅在文章中提到了一种叫五石散的东西,“五石散”是一种毒药,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按照史书中的记载,这种药人吃了能转弱为强,提升全身的能量。
因此之故,大家也跟着魏晋的名士们吃了起来。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现在的毒品的流毒差不多,更重要的事,在那个时候,这种药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起的,能吃的起的绝对都是大户人家,名门望族。
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校验既显,名曰“散发”。
如果没有“散发”,对身体会很不好。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必须要快步走路,这样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又被称之为“行散”。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说的就是吃过药要走路。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渐渐也不再区分这个和一般的走路之间的区别了,就算不吃药,也习惯的没事走一走,最终形成了我们习惯的散步。
其实,散步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大大的好处散步。他对骨质疏松症、颈腰椎病、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抑郁症、便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根据美国的研究,饭后简单的诸如散布这类的运动,对减肥也有着奇效,这恐怕是广大妇女朋友的福音了。散步既然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数之不尽的好处,大家何乐而不为呢,不说了,小编也要散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