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登飞来峰·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王安石由知鄞县(今浙江宁波)改任舒州(今安徽庐江)通判,途经杭州(或越州)时,写下这首诗。

此诗一般注本均定为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但灵隐飞来峰,高仅一百余米,山上从未建有高塔。因此,李璧《王荆文公诗笺注》就对此提出疑问: “灵隐飞来峰,初无塔,兼所见亦不致甚远,恐别致一处也。”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引作“北高峰塔”。北高峰在灵隐寺后,高达三百米,山上原有塔。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 “北高峰,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浮屠七层,唐天宝(742—755)中建,会昌(841—846)中毁。钱王修复之,宋咸淳七年(1271)复毁。”《武林山记》亦有“北高峰在灵隐寺后山,山有塔……唐天宝中,邑人建,高七级”的记载。王安石途经杭州时,此塔尚存,登临以观日出,有其可能。苏轼有《游灵隐高峰塔》诗: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雾霏岩谷暝,日出草木香。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可见当时登临北高峰塔以观日出,为一大胜事。

又有人认为,此诗题中所指飞来峰,为今绍兴城南之飞来山,俗称塔山。塔山传说为春秋时代越国范蠡修筑越州城时,某日晚上自山东琅琊东武海中飞来,故名。山上有塔,名应天塔,始建于东晋末年。原为九层,可缘梯而上登临远眺。“圜视井邑,如阅图画。越之形胜,十得六、七。”王安石于皇祐二年曾经越州,有《登越州城楼》诗。此诗亦同时所作。说见蒋礼鸿先生《咬文嚼字·王安石诗飞来峰在绍兴证》。备考。

王安石写作此诗时,刚年满三十,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他自小即胸怀“矫世变俗之志”;登仕后,在知鄞县任内,试行过自己某些政治主张,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当他登上这座突兀的高山和巍然耸立的高塔时,不禁豪气满怀,浮想联翩,于是吟成这首托物言志的诗篇。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根据对此诗题的不同看法,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简单地指为写登临的地点,前面的“飞来”二字,当然指山名而言。另一种理解,则认为此句极写登临地点之高,“飞来”二字非指山名,而是联动结构的短语,与次句“闻说”二字相应。就是说,诗人登上峰顶后,眼前突现一座千寻高塔——“寻”为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塔”,近千丈之高塔也——忽发奇想:此塔不同凡响,岂非天外飞来?接着“闻说鸡鸣见日升”,更进一层,自然地把它与五岳之首的泰山联系起来。相传,登上泰山日观峰,鸡初鸣时可见到日出,因而它成了观日出之胜地。古人把泰山看成为天下第一高峰,“登泰山而小天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登泰山诗云: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杜甫之《望岳》诗,也极写登泰山之巅,胸襟之开阔,眼界之远大。诗人在这里用“闻说”二字虚度,把自己立足之地的气势写得十足,从而为下文发议论作了重要铺垫。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本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登高以寄慨,抒发了他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这两句紧接前两句,既富形象感,又用“不畏”,“自缘”等字眼上下呼应,化实为虚,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并充分反映了他豪迈的气概与辽廓的胸襟,蕴含深刻的哲理。前一句脱胎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却又反其意而用之。“浮云”二字在李白诗中借喻邪臣(语本陆贾《新语·慎微篇》: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且有具体对象,在此诗中虽亦语带双关,而其喻义则更广,泛指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浮云遮望眼”,飘来荡去的云彩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作者或许用以比喻他所主张的新政难免会遭到一些强有力者的反对。但是,作者对此毫无所惧,前缀以“不畏”二字,即显示作者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他将为此而一往直前,决不后退。传说王安石曾有几句名言: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为何能如此自信呢?后一句作了有力的回答: “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然是由于我站得高、看得远的缘故。这无异于向世人宣称:我以天下为己任,胸有全局,不怕一切邪恶势力的阻挠和反对。

宋人好以议论入诗,此诗即是典型的例子。从此诗通篇章法看,前二句写景是为后二句议论作伏笔,而后二句又紧联前面所写之景,从景生发出议论来,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既使议论活泼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清人方东树说王安石作诗“用意深,用笔布置逆顺深。章法疏密,伸缩裁剪。有阔达之境,眼孔心胸大,不迫猝浅陋易尽。”我们于此诗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