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又称翰墨,是用笔墨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形式。汉字书写有数千年的历史,记载并传承着中国诗文、典籍,但是汉字书写本身并不是书法,书法是对汉字书写的艺术化表现。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根本,取象立意,蕴含自然情状;谋篇布局,氤氲天地神韵。书法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修养,还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中国的文化盛事。
在中国历史上,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继承传统,又自成风格,以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展现着中国汉字之美。时至今日,书法艺术仍然历久弥新 ,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存在。
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兼具象形和表意,这两种构造方式,奠定了中国书法的艺术根基。
传说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创造汉字之形,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虽然汉字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由象形演变成抽象的符号,但是在进入书法创作中,汉字依然有轮廓、有形态,有“象形”层面的意义,这使得书法创作有形可依。
人们形容书法“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体现了书法的象形美。
汉字基本上是“方”的,字的长短大体相等,便于横式排列,也便于纵式排列。而纵式排列从上至下书写,有利于书法的气韵贯通。
汉字结构复杂,形态生动。汉字***由300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结构、全包结构、品字或倒品字等多种组合形式。
汉字笔画多寡对比强烈,如“蠹”字24画,“一”字只有一画,使书法作品产生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美。
汉字的上述特征,为书法家们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字体提供了便利,例如汉字有真、草、隶、篆等书体,每种书体又细分为若干种类:如果想要表现古朴可以选择篆书;表现庄重可以选择楷书;表现厚重可以选择隶书;表现奔放可以选择草书;表现活泼可以选择行书。
好的书法作品,其结构安排也彰显匠心。有的精心安排、字体严谨、堪称佳妙;有的妙手偶得,浑然天成,出人意表。总的来说,书法的结构好,更能表现字的体势生动,神态生动。正如建筑设计一样,字由实的线条和布白相互映衬,虚实相生、主次疏密对比、笔势呼应顾盼,构成了书法作品独特的意态美。
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彰显动势,洋溢着欺负的情绪。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历代鉴赏家均对《黄州寒食诗贴》推崇备至,称这是一篇旷世神品。
中国书法的美并非只在形式上,点画、结构、章法的美也只是书法之美的一部分。将文字内容与书体形式相结合来欣赏,体悟其内容与形式的综合美感,其艺术之美更是拍案叫绝。
2、取万物情状与天地神韵
中国书法根植于汉字的象形和会意之中,所以中国书法一直都存在着“书道自然”的书法观念。所谓“书道自然”,就是书法是向天地取意取形,富有天地万物的形象、情状和意蕴。
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洛神赋》,形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遗意: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赵孟頫的书法又别具一格,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高启云说:“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烟雾中也。”
书法家们观察大自然之形貌,留心体察大自然的神貌,物无巨细,博观宏览,一草一木都会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至于书法之中,灵秀洒脱、风雅别致,真是一笔一画皆有万物之情状。
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犹有天地神韵。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上,不仅要处理内部的空间关系,更要体现中国文化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以及对天地神韵的深层审美。虽然不同书体其运笔法度,体势神貌,字数不尽相同,布局也各有特色,但是书法布局的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均应合乎自然之道,将天地精神涵养其间,形成一幅书法作品独特的空间感、错落感。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的代表作之一,杨凝式的草书写得狂放,信笔游弋,结体运笔全出意外,又能做到顾盼生姿、多变和谐。《神仙起居法》全篇出刊粗服乱头,似不经意,其实用笔时缓时疾,一气呵成,现实出杨凝式控制节奏韵律的高超技艺。该贴纵肆狂放而错落有致,其笔调如音乐中的长音,声调跳转回旋,越是循着笔路深入下去,就越觉得它概括了技法上的一切,是任情恣性的典范,写得纵逸而浪漫,颇有晋人风度。大书法米芾赞其笔势如“横雨斜风,落纸云烟,淋漓快目”,谓其书法“天真烂漫,纵逸洒脱。”
书道乃自然,法道乃受众。欣赏大家的书法作品时,越读越相信“字如其人”之说。以作品可窥见作者或稳重谦和,或豪爽大气,或宁静思远,或心存定力,有传承亦有创新,显***性又有个性,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尊重,也是他们每一个人精神面貌神韵的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