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句如何解释啊?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句如何解释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关于这一佛家禅悟,版本甚多!但均语出《佛典》,昔日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故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水是莲花座;心若菩提明;水莲亦方舟。南山无苦海,西山无菩提;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有洞天!非禅悟其境,道不得此语!

犹如“一真法界”所讲: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后世有唐蜗(唐英,乾隆时任九江关总督,字隽公,号蜗居老人)庐山东林寺三笑庭所题的对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联中的“三教”指慧远、陶渊明、陆修静各自崇奉的佛教、儒教、道教。“莲开僧舍”,是说慧远曾在东林寺创建白莲社,倡导净土法门。“一叶”,是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这里指佛祖或“成佛者”。联语上联概括了虎溪三笑的文苑佳话,下联概括了东林寺在佛教界之地位,又颇具意味。

虎溪三笑亭在江西省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前。东林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莲宗)的发源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并创设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推崇他为净土宗始祖。唐时极盛,有“殿厢塔室***三百一十余间”。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来寺,后与该寺智恩和尚同渡日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寺慧远为始祖。寺前虎溪,自南向西回流,上有石拱桥。据《庐山记》记载,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专心修行,影不出户,送客不过虎溪桥。当时常与诗人陶渊明、山南道士陆修静谈儒论道。一次他送陶、陆出山门,边谈边走,不觉过了桥。“虎辄聚鸣”,即“神虎”吼叫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而别。这个文苑佳话,称为“虎溪三笑”,后建三笑亭。

甚至还有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译文):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思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其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难有如此境界来悟透无量佛法,整理这些文字无非希望所有善良的人们能看淡是非、参透名利、化解爱恨、了却情仇,快乐的活着,不要为凡尘世俗所扰,追求淡定自若、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而非郁郁寡欢、作茧自缚!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实都一样~!

文字有分别,佛性无分别。看着有分别,是你太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