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女孩出嫁”的古诗词有哪些
1.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2.《诗经.燕燕》先秦: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 氓》4.《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5.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两汉:卓文君6.《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7.《新嫁娘词 其一》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8.《新嫁娘词 其二》唐代:王建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9.《新嫁娘词 其三》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10.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诗经 东山》11.《孔雀东南飞》(选)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12.《长命女》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13.《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唐代: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1. 挽青丝,双环结;百合鬓边巧装点。白婚纱,如飘烟;红颜新妆比花艳。
鞭炮响,彩带舞;大红喜字窗前贴。黑轿车,红玫瑰;接奴直到郎身边。
醉婚宴,闹洞房;语笑焉然化难点。交杯酒,红烛焰;含羞带怯君***眠。
2. 那日无眠卧在床,伊人出嫁喜车长。头钗朱玉拥玫瑰,身有红衣绣凤凰。
远梦徒增新梦泪,此时妄忆旧时妆。后来不解春风意,只怕情深落雨塘。
3. 欲作新娘喜欲狂,浓施淡抹巧梳妆。红衣一袭怜娇软,梨靥双涡惜嫩香。
半喜半嗔呼不出,如痴如醉拥难将。天公酬得佳人意,嫁个多才好婿郎。
4. 玉环玉胭脂,两眼宵金透,行人停步。仙女谁家,怎生如此,月飘渺、楼台束缚。
春茶醉意,酒杯酒、曲弹无数。偏偏误。
艳过是差错?贵人帮助。牵手一回,终身无怨,年复往、花开花露。
切把断肠歌去,无法形容,两难情为父。5. 东方之日兮。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6.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7. 春日游,妾拟将身嫁与,杏花吹满头。一生休。
陌上谁家年少,纵被无情弃,足风流。不能羞。
8. 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春当正,柳枝新,城外艳阳,窗头群鸟,妙、妙、妙。
东风送,香云迎,银钗金钿珍珠屏。斟清酒,添红烛,风月芳菲,锦绣妍妆,俏、俏、俏。
2.女儿端午回娘家的诗,词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道:“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这是端午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的一个由来说法,也就是说,端午节是各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端午回娘家有什么讲究。
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不仅是沈榜所处的明朝才有,而是从唐朝开始就有了,并一直延续到清末,嫁出去的女儿在端午那天都要“归宁”,也就是回娘家,而且妻子回娘家后,做丈夫的在五月初六那天还得去迎接,迎接时不可能空手,得带上礼品赠送给岳父岳母。另外,我国各地端午回娘家的讲究各有不同,一起来看看。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在湖北秭归民间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之说,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见父母。他们或步行,或坐轿,或骑马,或坐船回娘家,与娘家人团聚过端午。女儿娘家的父母要准备好酒菜,并邀请来亲朋好友,一起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
在以前的老北京,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时,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巧手媳妇还会编织五彩粽子(内壳用硬纸叠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佩戴身上祈福增寿。
当然,如今各地庆祝端午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讲究,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这天回娘家也不必遵循旧俗准备太多东西,现代人简便的做法,多数是提个粽子礼包,带点时令水果回去看看家人,封份大红包给父母,主要还是追求那一份团聚的温馨。
3.形容“盼望女儿回家”的诗句有哪些1、可怜天下父母心
时时刻刻牵儿身
儿行千里父母忧
希望早归享天伦
2、一生不求荣华贵
夜想日思常流泪
望眼欲穿秋风吹
只愿儿女平安归
3、昔年呱呱在手
或绕膝跌跌走
今夕千里奔波
盼归七日相守
表达临行前不舍得诗句: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4.有关“女儿出嫁”的诗句有哪些挽青丝,双环结;
百合鬓边巧装点。
白婚纱,如飘烟;
红颜新妆比花艳。
鞭炮响,彩带舞;
大红喜字窗前贴。
黑轿车,红玫瑰;
接奴直到郎身边。
醉婚宴,闹洞房;
语笑焉然化难点。
交杯酒,红烛焰;
含羞带怯君***眠。
1、
那日无眠卧在床,
伊人出嫁喜车长。
头钗朱玉拥玫瑰,
身有红衣绣凤凰。
远梦徒增新梦泪,
此时妄忆旧时妆。
后来不解春风意,
只怕情深落雨塘。
2、
欲作新娘喜欲狂,
浓施淡抹巧梳妆。
红衣一袭怜娇软,
梨靥双涡惜嫩香。
半喜半嗔呼不出,
如痴如醉拥难将。
天公酬得佳人意,
嫁个多才好婿郎。
3、
玉环玉胭脂,
两眼宵金透,
行人停步。
仙女谁家,
怎生如此,
月飘渺、楼台束缚。
春茶醉意,
酒杯酒、曲弹无数。
偏偏误。
艳过是差错?
贵人帮助。
牵手一回,
终身无怨,
年复往、花开花露。
切把断肠歌去,
无法形容,
两难情为父。
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5、
东方之日兮。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
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6、
手里金鹦鹉,
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7、
春日游,妾拟将身嫁与,
杏花吹满头。一生休。
陌上谁家年少,纵被无情弃,
足风流。不能羞。
5.描写女儿出嫁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音:蕡(和焚的读音一样)
蓁蓁(和真的读音一样)
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