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厚积薄发的诗句
关于厚积薄发的诗句 1. 关于“厚积薄发”的名言有哪些
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2、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3、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谷超豪 4、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池田大作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朱熹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0、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没有大量的积累和感悟,是不会把事情做好的。
只有不停的进取,才能够不丢人。——韩寒 11、空洞只能找东西来填补,不是用记忆,而是只能靠积累现在形成新的自己。
——两仪式 1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华罗庚 13、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14、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15、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2. 表示自己会默默努力,厚积薄发的诗句有哪些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译文: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滑稽列传》 译文:这鸟不飞则罢,一飞就直冲云天;不鸣叫则罢,一鸣叫就震惊世人。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译文:土堆积起来就成了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水汇积起来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出来;不断积累善行,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自会心智澄明,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境界。
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译文:在你努力的时候别人不会关注到你,一举成名后,就会被大家熟知。
3. 形容厚积薄发诗句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宦情羁思***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凄凄”,是我心蕴结之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是因为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于破灭之后写的。联系他在去柳州途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以及在柳州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等诗句,就可以知道这一句中所说的“宦情羁思”是什么况味、什么分量。而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就正是所谓“厚积薄发”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诗的三、四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物象构成之境。当时的柳州还是所谡“瘴疠之地”,风土人情不同于中原地区,在逐客旅人的眼中,别是一种殊方色彩、异域情调,在在都足以触发贬谪之思,勾起怀乡之念,何况又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那种落叶满庭的景象,自然更令人心意凄迷了。这里,莺啼而曰“乱啼”,则是诗人情往感物,辞因情发。其实,莺啼无所谓“乱”,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所以别有感受。
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