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辙南辕》编剧回应剧情悬浮“这就是我的地气,我的生活”!“观众和市场我都不懂,我只懂我自己。我要表达的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是观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段话反映出三层问题:
卖方市场的同温层呆太久了这段采访文中有一句说的对,而且好像刚刚意识到:不过在多年我们的影视作品跟过去相比要丰富得多,过去电视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现在不一样了,观众可以选择自己看什么了。既然知道现在观众选择多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自我表达呢?还不是因为在圈内,有资源,有渠道,剧本能直接端上冯小刚导演的案头。不知道中国有无数剧本等着被大导演、大公司看到,就像海量的简历一样,有数不清的剧本连看都不会被看到。
就因为和冯导、徐帆老师是朋友,这个剧本就能被拍出来……结果内容就是把自己朋友圈的几位姐妹的生活改成剧,就想让观众买账?
现在早都大数据杀熟时代了,高级点的APP都能根据用户喜好做到千人千面的推送机智,用户偏好已经无孔不入了,都能监听大家平时说话来推送了,居然还有人说“我要表达的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是观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这样说是和这个时代有多大的脱钩啊!
艺术源于生活不是源于你的生活从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出第二个问题,就是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没错,但这句话还有下一句呐。观众想看的不是从编剧身边改编来的戴小雨、鲍雪、尤珊珊,而是戴小雨、鲍雪、尤珊珊等人代表的当代女性典型形象。
艺术创作是创作艺术典型,需要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概括出事物或人物的普遍性和***性,毛主席曾经说过,艺术比起实际生活,应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但是从这段采访整理稿来看,这部剧就是给编剧自己认识那几个人,再加上娱乐圈、投资圈一些富人拍的,确实代表了他们。
那么这些内容何必占用公***资源在爱奇艺上播出呢?还是回到第1点,因为掌握了资源,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拍自己的朋友圈给观众看,就可以对观众不理解自己的朋友表示不理解……
不过结果也和采访中说的差不多,更新完18集后直接放出全部30集,因为没什么值得追的了。比如《红楼梦》,写也是曹雪芹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吧,那为什么《红楼梦》就能感动一代一代的人,我们甚至都没生活在清朝,为什么也会和《红楼梦》产生***鸣?
有人可能会说《红楼梦》的例子太极端,那就举个临近的例子,就在《北辙南辕》播出之前,前一部高分、高讨论量的网剧是朱一龙的《叛逆者》。为什么没人说《叛逆者》悬浮?观众既不是生活在民国时期,也没有当过特务,为什么看《叛逆者》看得津津有味,看《北辙南辕》第一集就看不下去?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个姐们:唯一的爱好就是挣钱,疫情期间困在日本,不到一年炒股挣600万人民币!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人,但你可以写写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有什么过人之处,那怕一点点小细节也值得人信服。或者这群人、这类人有什么***性可以挖掘挖掘,观众一定好奇,但结果啥也没说,一点人物塑造都没有。
比如《叛逆者》里的“摸鱼王”王站长,这个人是个100%的虚构角色,但观众为什么喜欢他,对他讨论很多,就是因为他代表了从过去到现在机关里的官僚形象。业务能力虽然一般,阿谀奉承、阳奉阴违,暗中搞同事的手段一流,活不怎么干。就算这个角色是架空在历史里的,观众也会觉得他好像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人。
观众看得不是历史上真正的王站长,也不是编剧写得多真实的王站长本人,而是身边像王站长一样的“摸鱼王”。不接地气不是说不能写尤珊珊这样的人,贾宝玉更不接地气,而是这个人背后有什么可以和观众感情联结的地方?
如果卢浮宫晚上关门了,那《蒙娜丽莎》还是艺术品吗这个问题是接受美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讨论了艺术作品的本质。也就是如果一部艺术作品不被观众看到和接受,那它还是艺术作品吗。这个问题就拿《蒙娜丽莎》这幅画举了个例子。
众所周知《蒙娜丽莎》是一幅客观存在的画,就像《北辙南辕》也是一部客观存在的网剧;不管人们看不看,《蒙娜丽莎》就在卢浮宫里挂者;同样不管人们看不看,《北辙南辕》也在网上挂着。那么问题来了:可以不看,千万别一边看一边生气。如果不考虑潜在受众,那写它、拍它干啥?艺术作品因为接受才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如果抱着观众“可以不看”观念解释整件事,实在是无语了,恐怕以后没有平台敢合作了,因为观点是看不看无所谓。
这个观点实在太迷了,只能说在自己的“同温层”呆久了,突然出来占用一下公***资源发现有些不适应。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是否说博物馆的最后一位参观者走出之后大门一关,画就不再存在了呢?不是。它的存在并没有被感知。这对任何对象都是如此。我们只能说:那时它再也不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只作为东西而存在。如果人们愿意的话,也可以说它作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