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多个雅称,如“仲秋节”“端正节”“月夕”“追月节”“拜月节”“玩月节”等。
1、“仲秋节”
这个雅称源于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正好是秋季的中间,因此得名。根据古代历法,农历八月被称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仲秋节”。
2、“端正节”
这个雅称出现在唐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秋节的节日氛围达到了鼎盛,人们非常重视这个秋季八月的节日,寓意团圆和祥和。因此,人们将中秋节称为“端正月”。
3、“月夕”
古人将仲春二月十五日这个节日称为“花朝”,因此将仲秋八月十五日称为“月夕”。秋季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月亮更圆更亮,因此得名“月夕”。这个雅称富有诗意,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
4、“追月节”
这个雅称并不是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被定在秋季八月十六,比如宁波、台州、舟山等地。元朝时期,为了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江浙一带的人民将“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因此,这些地方将中秋节称为“追月节”。
5、“拜月节”
这个雅称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在幼年时虔诚地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的赏月之夜,天子在秋季的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于是立她为皇后。因此,中秋节的拜月习俗由此而来。
6、“玩月节”
北宋孟元老所著的一本书叫做《东京梦华录》,是记载当时东京也就是开封府的风俗人情,里面记载了贵族们会在中秋节这天相约歌台舞榭、把酒言欢。而民间的老百姓也会占据小酒楼,望月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