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些诗意的情怀?
它们是我们人生向上攀援的阶梯,是我们每一个生命肌体的营养剂。文学名著是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高尚。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阶梯,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是的,阅读文学名著,可以使人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人格得到进一步提升。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作家,阅读这么多文学名著干什么?可正是因为所有的学生将来都不一定能当作家,所以在我们学生时代,引导他们阅读文学名著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抓住最佳时机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富有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操的人……一句话,教他们会思考,有感情,高品位,他们会终身受用无穷。有许多成功之士谈及他们的成长历程时,很感激他们的小学或中学老师教他们读了很多文学名著,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依靠一部《三国演义》经营他的企业,取得巨大成功;有许多革命者就是在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中学时受老师影响,喜欢读诗词,自己也做词,他的词意境高远;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更是把科学和文艺看作一对分不开的翅膀;《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作为硬汉子的形象,那种“人可以被命运击倒,但永远不可能被打败”的精神永远成为强者的生活准则;一位经历坎坷的女作家谈起自己的经历时,也说“幸亏有少年时读的那些文学名著垫底,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即使是块钢铁也能咽下去。”作家马原谈起文学名著,更是满怀深情地说:“我是吃它们的奶长大的。”可见中外文学名著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大。当然在当下这么一个价值的多元的社会里,我们不可能过分夸大文学的作用,但文学对青少年的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使一个人从消极的人生转变为积极的人生,人格更加趋于完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让我们热爱文学吧,走近文学大师们,倾听他们心灵的声音,和文学中的世界***振,我们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将会更高。
那么,我们怎样去阅读文学名著呢?
阅读文学名著,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它们文本的语言。文学大师们表达世界的奇妙语言,像赏心悦目的风景,像优美动听的音乐,富有无穷的魅力,永远给我们提供无尽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品味语言入手,领受文学名著语言的特殊美感。即便是翻译过来的作品,像经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选》,其清新、优美、明丽而纤巧的诗句,读之就如同乘一叶扁舟徜徉于明净的河流之上,阅不尽的蓝天白云听不完的流水潺潺,其无尽的美感享受难以言传。
其次是对文学名著的整体把握。文学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读者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读者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鸣;读者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阅读作品的基本思路,应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作品的外型与内实、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为一个整体的。
再其次就是接触中外文学名著给我们创造的无比丰富的世界级的文学形象。我们要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从感受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和意境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文学名著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审美空间。我们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以我们愈加丰富的生活体验来填补文学形象的巨大空间,以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界。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它的另一半使命需要我们读者通过阅读体验来完成。“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又不是我们一次能够完成的。一部《红楼梦》,少年时读也许只能看到一点缠绵悱恻的爱情,老年时读更能读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跟生活阅历有关系。但人不可能有了全部的生活阅历以后再去阅读名著,现在读不懂的东西,若干年后有了一定的阅历会突然悟出点什么,所以我们无论何时不能放弃阅读。
也当然是由于中学生受知识、阅历,更重要的是阅读欣赏经验的限制,他们与中外文学名著产生了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隔膜。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文学名著的破译和解读,尽可能消除中学生的这种隔膜,把他们引入辽阔丰美的文学领域。当然,阅读的主体,归根结底还是广大中学生自己。阅读活动是由作家、作品、读者***同构成的“三维关系”的整体,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因此,作为阅读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学生,阅读过程中和大师们直接对话,和他们的作品直接对话,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自主作用,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往往一个最新鲜的阅读感受,尤其是对作品的初始反应,是最值得珍视的。因此,同学们可以有个性化的理解,可以对“成说”进行质疑、批判,甚至可以“突发奇想”,充分激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学作品“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越是名著,越是体现为形象意义的多元化。你越是亲近了文学名著,越能发觉文学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