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夜,今日的行程,商定为先游阳元石,然后乘船游锦江,如有时间,再说其他。
早起依然雨雾朦朦,行过一座石桥,前面不远,就到达了阳元石景区的入口。拿出门票,验过指纹,进入了景区。
游人大多沿右手边的大路,向内走去,我们为避嘈杂,便选了左边的石阶小路。一路也是优哉优哉,缓步前行,飘着沾衣欲湿杏花雨,拂着吹面不寒杨柳风,真是惬意!路中有一汇元池,水清见底,倒映青山,也是一处美妙景致。继续穿林踏石而行,雨却下得大了些,却正和了东坡居士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路尽头,行出来后,又汇到了一条大路上。再行前少许,有一三岔路口,看了路牌,于是向阳元石方向前进。路上又有一向上的岔路,是去拜阳台的,顾名思义,是个参拜观赏阳元石的去处。我们仍沿原路前行,不久,便人生鼎沸,路也被站立观景的人群阻住,原来是一个小小平台,却正好可以看到了阳元石的轮廓,因有雨雾,不甚清晰,不过那轮廓倒真是天地造化,完全的一个男性生殖器的模样,正跟游过的阴元石遥相对应,成了此地的不二之景。拍照欣赏毕,还是沿路向石山行去。
几道蜿蜒起伏,到了一个向上的铁梯之下。略作修整,向上攀去。原以为不过一小段的险路,谁想愈向上攀,却愈觉石阶难行,高下深浅,参差不齐,道路愈窄,而且必要手扶铁栏,方能攀登。攀到一半,已完全是靠着石壁挪动,此时眼前没有树木遮挡,才看出此路原来紧贴石壁向上,依着石壁蜿蜒凿石成路,最窄处,仅可容一人之身。立于栈道,向上仰视,壁立万仞,俯视脚下,千尺深渊,对面绿林莽莽,山花灿烂,远望奇石怪峰,云雾蒸腾,心惊之余,又不免醉心于悬崖胜景。正是天生一个阳元石,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一番辛苦,攀过这条栈道,已是汗水雨水全身半湿,恰在栈道口处,有卖水的小贩,于是趁机休息,也与卖水的本地人聊了起来。据他讲呢,此山的胜景,原来就以此栈道为最佳,它的险和它的美,都足以动人心魄。栈道修好大约有十几年了,也是这两年游人才多了些,因为以前的阳元山景区,没有道路通行,所以人气远不如丹霞山景区,现在道路修通,山下村里的人,靠着旅游经济,也才都富裕了起来。
海阔天空,聊了一时,辞别卖水人继续前行。其实已到了山顶,看到了路牌,才知道我们刚刚经历的是云崖栈道,行走栈道,流云过崖,名字倒也贴切。山顶一面有一亭,名佳遁亭,看介绍,是取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成名,佳者,好也,遁者,回转行也。意思呢,是说此处赏景,是绝佳之地,不过游人不可过分留恋,应是见好就收,凡事不要太过,方才合乎天理。我们不免就此亭名而行其意,稍赏风景,便向另一面下山之路而去。
下山路上,也有游人对面而来,看来他们与我们的路线相反,是要自云崖栈道而下山了。不久,一块巨石立于眼前,石旁的路径还有城墙留存,这里就是细美寨了。这寨子好像建于明代,后来清代一富绅为避战乱,举家移居于此,重又开路建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穿过一道小小的寨门,眼前的景色不禁又让人神情一振。原来出入寨子的道路,完全在石山的石脊上开凿出来,宽不过1米多,上下通长百米左右,绝似华山的千尺幢。立于上端下望,下端尽头,又有一块巨石,似是这山寨的门楼,再向前又是茫茫青山,似巨龙般延向远方,不见首尾,我们恰似站在这绿色巨龙的脊背之上。不仅雄心大动: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过了此段,一路便是直直的向下石阶。到得山下,回头一望,刚刚登过的山,原来是整个的一块巨型大石,这边的石壁,寸草不生,平整如壁,色泽略红,像是一道远古的大幕,正向游人展示岁月的沧桑。
沿路边看边行,天色也渐渐的转好。出了景区,吃过午饭,就照计划去渡口,乘船游锦江。
乘坐的是景区统一管理的游船,游人坐在舱内,顶舱虽有栏杆,但行船时不允许站人,只有行至江中景致不错的地方,船停下来,游人才能等上顶舱览景。一路船徐徐前行,坐在舱内,只能透过窗口观景,尽管如此,感觉穿行碧江之中,看两岸青山连绵,也算惬意。不久船到了一处开阔的江面停了下来,我们便出舱赏景。此处正前直对着一壁石峰,下面便是江水转弯处。忽见前方石壁半山当中,竟有一片楼台,紧贴石壁之上,其间似还有通道栏杆在石壁上延伸,这倚天绝壁之中,竟然有此胜景,真是当之无愧的空中楼阁!忙问导游,原来这就是长老峰上的锦石岩。我们昨天登山不久,曾路过一亭,上书有锦石岩,因为要看阴元石和观日亭,并没有转入那条路上,结果竟错过了一处绝佳风景。当下决定,等等游江结束,就再次重登长老峰,去往锦石岩。
船行不久,就转头向回,又一次停船赏景。立于船上,依然风光旖旎,四野俱静,天高云淡,青山侧立,万千潇洒,漫江碧透,缓缓流淌,微风拂过,波光磷磷,百般景物堪图画,让人不禁神思荡漾,真想融身于此青山碧水间,只愿山水光中,无事消此一生!
船过长老峰下时,我们便弃船登岸,向锦石岩进发。沿昨天登过的山路,又到了锦石亭处,穿亭而过,一样的石阶小路,不过要比昨日上山的路径平缓许多。不久有一小小石窟,上刻梦觉关,不知可是当年有人在此大梦忽觉,故而名之。再前行,闻水声淅沥,只见高崖之上,山泉滴流而下,好似水帘一道,旁边青苔铺路,花草繁盛,倒也称得上洞天福地。再前行,就到了天地一线处,绝壁果真当中裂开一道小径,可容一人通过,走入其中,凉意森然,两壁湿滑,抬头向上,果然遥遥一线天际,与石壁之外不禁有天上人间之感。
再前行,石壁中做出两方水池,内有鱼儿游动,上刻‘浸碧浮金’,众多的石刻当中,赵朴初的‘大吉祥’三字,映入眼帘,我们已经到了锦石岩的大门。这锦石岩原来是一处尼姑庵,是佛家清修之地。进门后,地方还算宽阔,有方圆二,三十米的空间,两边全是房屋,应是比丘尼们的居住修行之所,一边是依天然岩洞之势而建,另一边,则是起于外露的峭壁之上,正是我们在船上看到的楼台。过了这片平地,道路陡窄,又是在峭壁之中开出的通道,旁护以石栏,先又一天然岩洞形成的殿,名曰七佛殿,殿旁楹联曰:观如来心菩萨心世人心心心相同,拜前世佛今世佛未来佛佛佛不二。这楹联到有些意思。殿内供奉7尊佛像,有尼姑时时洒扫拂拭,故此殿内一尘不染,信奉者可静心参拜。
过了七佛殿,穿过一道小石门及一条空中走廊,里面又是比丘尼的清修静室,略为开阔,地方虽不大,但也是打扫的干干净净,又种了些树木花草,感觉倒象是个小小的花园,入眼又是一幅对联:相逢都是山林客,在座无非世外人,细思很有些韵味。这里确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些出家者,倒也真会找地方,如此之清净胜地,倒被他们捷足先登了~再走几步,就到了大雄宝殿,也是这锦石岩的尽头。大殿也是依岩洞之势开凿而成,是这里最大的一个洞穴了。想想这半山绝壁,青灯古佛,绝无人世尘嚣,真让人不禁想终老于此,看烟云散尽,得此生逍遥。立于殿内,凭栏远眺,正是眼前万里江山,山泼黛,水挼兰,翠相挽,江转峰回,故故招人,权留此间。
留恋良久,游兴方艾,踏上回程之路时,已是千里斜阳暮。回味着此次丹霞之行,不啻为人生一件快事。特写此游记,与众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