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春望》 杜甫

《春望》 杜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最有名的大诗人之一,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最擅长古体诗和律诗。 字句浅释 题解:此诗表现了诗人爱国念家的深厚感情,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春望:春天所望之所见。国破:指安史乱军攻下唐都长安。惊心:心神为之震撼。烽火:战争中的警报信号。家书:家信。白头:头上白发。浑:简直。不胜:禁不起。簪:即簪子,古人用来束发或作装饰。 全诗串讲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不改。城郭春景,遍地树长草深。 感伤时势,花儿也都落泪;怅恨别离,鸟儿也会惊心。 春来三月,战火仍然未断;消息阻隔,家信价值万金。 发愁搔头,白发越搔越短。稀疏寥落,簪子都难别紧。 言外之意 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下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但因官职卑微而未被囚禁,次年三月写下此诗。 春望所见何物?大好河山未改而国破家离,都城残败、遍地乱草、树木空自凄青。首联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诗情曲折、工巧自然,出手不凡。次联进一步把感时恨别而堕泪惊心的感情寄托于本来是喜心悦目的花鸟身上,更显出作者心中情感之强烈。战争连续到次年三月,造成音信不通、消息断绝,此情人人能解,因此“家书抵万金”极易引起读者***鸣,宜其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心中愁闷便频频搔首,乃至发落稀疏、新发短浅,连簪子都几乎要别不住了,足见忧愁之深长不断。且于家国之恨外,又见白发衰落、老之将至,更增一层垂暮之哀。 杜甫留下的诗作中,为后人推崇、传诵的有许多是感时伤乱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作者仁爱之心和真挚之情的名篇。仁爱与真情永远是产生优秀诗歌的源泉,也是历史用以造就圣贤和明哲的两大元素。 2012-01-11 21:42:32 补充: 这是一首感伤时局的诗! 春天本是个鸟语花香

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但是在历经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痛苦------颠沛流离

饥荒

生离死别后

它所代表的意义已经全然不同了! 这首诗是杜甫被贼军掳获

送到长安城的第二年所写的! 2012-01-11 21:43:29 补充: 我们由这首诗中,更能知道当时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对国都残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挂念,所以这首诗能反映当时的民心,使读者有更深的体会叙述与家人消息隔绝,久盼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感叹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而更添悲哀,也反映杜甫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2012-01-11 21:44:41 补充: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杜甫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因战争的因素使杜甫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用了拟人法,说花朵因伤时而流泪,鸟儿因恨别而惊惶不安。 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忧国忧民头上的也因忧心而变白发。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2012-01-11 21:44:47 补充: 放眼所见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鸟,更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书不通,使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家乡,所以诗中充满著伤感的情绪。 2012-01-11 21:45:35 补充: 这首诗也是杜甫沦陷长安时所作,在诗中可以轻易察觉杜甫对于家国遭劫的沉痛忧思。首联用简单的描写传神的刻画出唐代在安史之乱后的残破景象,国家衰败了,唯一完好的居然只有江山未改,隐喻著除了江山之外,其他的社稷民生已被破坏殆尽,春日的城应该是人潮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况才是,却只长满了茂盛的杂草灌木,说明了唐代原本丰衣足食的社会遭到了多么沉重的打击。 颔联则藉著原本不知人事的花鸟来强调对于时局的悲恸心境,突显「感时」与「恨别」的怵目惊心,连花鸟尚且如此,身在战祸中的人类感受恐怕更深重了。 2012-01-11 21:47:32 补充: 第一句到第四句,杜甫先写说因为国破亡了,所以只有山河还依存在;而春天虽然已经来到,草木也长得很茂盛,但那却是因为国家破亡了,没有人可以修剪的缘故。再接着写他站在高处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轻脆的鸟叫声,可是心里却一点都不觉得愉快,因为这些虽然都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以他现在的情况,他反而觉得更加的悲伤。由这四句看来,我们便可以深刻的感觉杜甫心中的感慨,和城市受到战争破坏的景象。 2012-01-11 21:47:39 补充: 最后的四句,杜甫则充分的说出了战乱中人民的心声,和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在战时,一封家书往往要好处个月才能收到,甚至根本就收不到,因此在那样的环境里,要是能收到一封家书的话,真的比得到千万的黄金更令人高兴。最后两句,杜甫说自已白头发已经愈抓愈少,都快要插不上簪子了,这是因为杜甫他对国家非常的忧虑,对亲人非常思念的缘故。 2012-03-14 20:38:34 补充: 三个都好好!加油啊!三位!

参考: minghui-school/school/article/2005/7/31/45886

这首诗,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首先是前面四句,这个部份,杜甫描写的是他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春天景象;接下来的四句,他便开始叙述当他看到眼前这片景色时,所引发的感触。

这首诗,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首先是前面四句,这个部份,杜甫描写的是他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春天景象;接下来的四句,他便开始叙述当他看到眼前这片景色时,所引发的感触。

据说,这个诗是说唐朝时的一个战争,令唐朝跌倒起不来,那个战争就是安史之乱

春望 杜甫 (唐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诗虽然山河还在但国家残破,尽管春归京城却草木丛生。可怕的战乱使我无比痛苦,看见美丽花儿会迸出泪水。和妻儿离别叫我万分怨恨,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暗自心惊。如今已是三月,战火依然不停,交通完全隔绝,家信要值万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抓便掉得越快,稀疏短发连簪子都已插不稳。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体裁: 五言律诗朝代: 唐分析作品  这首是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年)三月所写的,那时他被安史叛军所俘虏,困居长安。当时长安沦入安史之手,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放眼所见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鸟,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书不通,使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家乡,所以诗中充满著伤感的情绪。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作者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却使作者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说花朵因伤时而流泪,鸟儿因恨别而惊惶不安。  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此外,我们在看这首诗时,更能知道当时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对国都残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挂念,所以这首诗能反映当时的民心,使读者有更深的体会。这是一首感伤时局的诗! 春天本是个鸟语花香

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但是在历经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痛苦------颠沛流离

饥荒

生离死别后

它所代表的意义已经全然不同了! 这首诗是杜甫被贼军掳获

送到长安城的第二年所写的!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不胜:不能,禁不住;「胜」音「ㄕㄥ」。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5. 这首诗是杜甫在西元七五七年三月,也就是他身陷于长安时所作的。 6. 「城」指的是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草木深」则暗示着人烟稀少。 7. 这两句将「花」和「鸟」都拟人化,把它们写成有知觉的东西;因为欣赏花鸟原本是美好的事情,但在这里,触景生情,花和鸟反而使人伤悲。 8. 家书:家信;抵:值得。 9. 浑:简直;不胜:不能,禁不住;「胜」音「ㄕㄥ」。10.感时:感伤时局。 11.恨别:悲恨离别。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13.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14.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15.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16.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17.短:少。 18.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19.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单字:20.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1.破:被攻破。 22.深:茂盛;茂密。 2011-12-27 01:11:24 补充: 作者生平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一位诗人「杜牧」区别,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

春望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书名: 春望作者: 杜甫类别: 诗词、五言律诗朝代: 唐题材: 咏怀诗体裁: 格律诗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2011-12-25 10:10:32 补充: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2011-12-25 10:12:34 补充: 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2011-12-25 10:15:00 补充: 赏析1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2011-12-25 10:15:33 补充: 赏析2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2011-12-25 10:16:11 补充: 赏析3 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011-12-25 10:16:34 补充: 赏析4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011-12-25 10:17:08 补充: 赏析5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2011-12-25 10:17:30 补充: 赏析6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2011-12-25 10:20:16 补充: 对不起,我的回字数过多。 2011-12-25 10:23:40 补充: 不能再补充

参考: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