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武
序
在欢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跃生先生送来了他的诗稿《故里春秋》,嘱我写篇文字。细读品味,受益多多,感慨非常。
综观诗史,有关乡土乡恋的田园之作,可以说是一个永恒主题。跃生先生出生在安乡,成长在安乡,他对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特殊情感,所以他的作品,他的诗、词、曲、联都充满激情,充满对这片热土的深深的爱恋。跃生先生不同凡响之处是跳出了旧式田园牧歌式的审美观念,而是站在新时代、新世纪的高度去感受和汲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进而升华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田园诗作。作者开卷一首《珊珀湖采风》就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景界。“荷风习习凉,漫步觅芬芳。偶得一佳句,谁能笑我狂?”。作者的《江城子·油菜花》也写得活灵活现:“阳春三月启新程,理红绫,踏云屏,轻拔新枝,恐吓蝶飞停,蜂吻鲜花垂露滴,空燕舞,雨蛙鸣。”这些景象在作者笔下,农村已不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而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全新的生态和优美的情景。
安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跃生先生笔下,《安乡名贤十四首》,就象十四位鲜活的人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范仲淹》“未见高楼记岳阳,何知美景始安乡。乐忧二字铭千古,励后为民写新章。”和《颜昌颐》“南昌枪响闹翻天,高举红旗敌胆寒。冷对铁窗何所惧,英雄大义古今传。”更使人久久不能忘怀。不仅如此,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饱满的创作激情,鲜明的是非观念浓墨重彩的记下了新一代的建设者的丰功伟绩。如“全国植棉模范唐纯银”,“人民的好县长罗贻斌”“全国抗洪抢险模范张爱亲”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并激励着人们向英模学习 。作者笔下的《黄山头八景》也是八幅优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忠济庙、南禅寺、谢公墓、犀牛望月、白龙井、连理枝、仙人掌、云麓宫每篇都有精彩的故事、每篇都是美好的愿景!
捧读《故里春秋》,边想边悟。时代的主旋,与时俱进的精神,自始至终融贯全书。面对改革的潮头,乡村的巨变,作者的赤子之心,公仆之情也涌来笔端,跃然纸上。“路径明晰指,扬鞭万马腾。花红妍柳翠,异彩耀洞庭。”“鸿策惊方域,声声激浪翻。凝心除旧念,合力写新篇。”就是作者参加安乡县委第十一届全会后写下的壮美诗作。
作者退休前夕就担任老年大学校长,老干部书画诗词学会会长和安乡县诗词学会会长等职务,在安乡的老年教育和诗词创新工作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里春秋》里随处可见这方面的记载。“喜看潮起千层浪,遍地诗风吹万家。”“朝吟夜咏渔歌雅,激起珊湖盛世潮。”“弘唐继宋凝心力,妙曲华诗韵漫乡。”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美丽的家乡变化大,家乡的一路一桥一花一木等等都连着诗人的心,都是创作的好题材。作者经常下乡调研采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表达了他对“三农”的真情实感。尤其是诗人在担任开发办主任期间亲自引资开发的渠道河塘,更是描写得有声有色。比如《渠》“交错纵横穿野烟,迎风小草护双边。清流润得田畴绿,唯有源头活水环。”好一个唯有源头活水环!高度概括了农业开发的巨大成效和造福人民的巨大威力。
安乡的短腿是工业,出路也在工业。作者经常深入现场也写下了不少好的诗章。“绵豪纺织”、“凯斯机械”、“晋煤金牛”等在作者笔下都栩栩生辉。为故里增添光彩,进一步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新的希望。
作者的感情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不少诗作中,其忧乐情怀总是跃然纸上。如越调天净沙·《祭母》“暗云远树昏天,寒风细雨轻烟。野柳残花傍晚。相思无限,断肠泪滴坟前。”又如《母亲的针线盒》“灯下牵星绣月痕,补丁又补旧如新。盒中慈爱凝风物,线线缝来福满门。”等都真情描写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不忘慈母的一针一线给全家缝来的幸福。再如一首《空巢老人》“孙儿才送又催耕,犹有更深习教程。伫倚东窗吟怅月,何时盼得有休明。”休明者,美好清明也,这即是无数空巢老人所期盼的,也是当前党和国家的扶贫重点!还有如《回首》中“田头烟雨挽风清,民事心中怀感情。不就经年辛与苦,只为百姓有欢声。”这是多么纯?的情感。此外如《初恋》《父亲的牛鞭子》《庭院四咏》《漫步遇环卫工人》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孝心感天动地,情感丰富多彩。他的这些情感也绝非一己之情,而是“环球同此凉热”的人民大众之情。只要稍微品读《故里春秋》就可洞察作者言近旨远的艺术追求。
多年以前,我就熟知跃生先生。他为人忠厚朴实,做事认真负责,处处皆是表率。为安乡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尊敬和拥护。我们算得上是忘年之交,在诗词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衷心祝愿跃生先生在诗词创作上再接再厉,再上新的台阶,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是为序。
?
? 2019.9.2于孱陵启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