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苏轼所作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原文是: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作者苏轼?朝代宋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白话翻译:
萱草虽然是微小的花朵,但孤芳自赏也自能挺拔。
在这一片乱叶中,一棵一棵的费心种植。
唯恐畏惧这牵牛之人,(牛)自绿芽可咀嚼至浅根。
就好像昔日有着宿命的约定,我找寻着荆棘与榛木。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南斋这读书之处,一片翠绿甚是活泼。
偏偏如同***工般储存雨水,使得这篱笆年年损坏。
赏析:苏轼在写这一系列诗时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苏辙留京侍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在凤翔,一在开封,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而在这以前,兄弟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
他们在驿车隆隆的怀远驿准备制科考试时,在一个“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夜晚,对床夜雨,想到出仕未免远别,曾相约早退,苏轼赴凤翔任是他们兄弟第一次远别,依依不舍之情特深。
这首诗当然不只是咏物,而是在借物以抒慨。同时表达了自甘淡泊的精神,与怀宝自珍的心态。
扩展资料:
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1、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释义:怎么才能得到萱草,来忘记这离别母亲之忧愁。
2、明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释义:朱熹注释说: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忘记背负母亲的责任和思念啊。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
3、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释义:萱草,食用可以使人开心,忘记忧伤和思念,因此也叫忘忧草。
4、《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
释义:北堂幽深黑暗,可以用来种植萱草。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愁。
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