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故乡,每到中秋节晚上,乡亲们有“走月亮”的习俗。所谓“走月亮”,就是在月光下散步、赏月,或结伴游玩、走亲戚。记得小时候有一年中秋,父亲吃过冷锅饼,用毛巾擦了擦嘴角,顺手拿了2个又圆又大的冷锅饼,用纸包好,拉住我的手说:“我们出去‘走月亮’。”当时我还不懂什么叫“走月亮”,只是在月光下,紧跟在父亲后面向前走。
我们走,天上的月亮仿佛也在跟着我们走。村里的烂泥路很狭窄,坑坑洼洼,弯弯曲曲。不一会儿,走到生产队东南角。这里有一大片杂树林,槐树、楝树、桑树等树木相伴生长,一棵棵、一行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风一吹,树林“哗啦啦”地响。树林南面是生产队的养猪场,猪舍门朝南,***两排。我看到有个男子斜着身子站在猪舍门前,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月亮。父亲说,他是这片树林和猪场的看守人。别看他比我父亲还年轻,其实身体有缺陷,是个腿脚不灵便的残疾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因为残疾,40多岁还是个单身汉。他来这儿护林、看猪,是生队对他的照顾。我不知父亲带我出来走走,为什么要到这片树林前的养猪场。瘸叔见我们来了,黑润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戴书记,你父子俩不在家里过中秋,来我这儿干啥?”我父亲拉住他的手说:“你一人在这里坚守岗位,来看看你。”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一直对瘸叔很关心。他把随身带来的2只冷锅饼和5块钱,交到他手中。瘸叔双手接过冷锅饼和钱,感动得不知说啥是好。圆圆的月亮挂在村东头的树梢上,月光透过树林,洒在父亲和瘸叔身上,依稀有一种朦胧、温暖的感觉……
后来,我才明白,当年父亲“走月亮”,是关心老百姓生活。如今,在我们村里,中秋节“走月亮”还有另一种形式,即男女老少结伴赏月,在月光下的打谷场上或住宅区的广场上唱歌、跳广场舞。乡亲们“走月亮”,和我在书中看到的“走月亮”情形有些类似。清代顾禄《清嘉录·走月亮》中有这样的描述:“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清代风俗画题诗《走月亮》写道:“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可见,在古代女性是中秋“走月亮”的主角。上世纪70年代,家乡的尼姑庵、庙宇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每年中秋节的月亮还在,“走月亮”的习俗还在延续,并有所创新。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那年中秋,我在月光下行走,看到村里的姑娘成群结队“走月亮”,煞是热闹。不大出门的表姐也出来“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