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桥碑
清代以前,沈阳以西有史称“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的“辽泽”。因有辽泽相阻,所以,自古以来,沈阳通往辽西去中原必须绕道辽阳,或向北由今天的新民市东北境(隋朝在附近建通定镇) 渡辽河,然后经法库、彰武去辽西。另外,还有一条由沈阳西南经彰驿、黑山西去北镇,这条路较上述南北两路稍近,但要经过辽泽,泥泞难行,特别是夏秋季节即成畏途,只有冬季尚可通行。后金迁都沈阳后,要进军辽西,完成征明大业,交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初,皇太极为联络蒙古,多走北路,并在今彰武附近修筑了都儿鼻城。但此路去辽西属于绕道,路途较远。
沈阳作为都城,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开辟沈阳的四至交通,势在必行。特别是开辟通往辽西更近便的交通路线,更是征明大业之所需。所以,皇太极在完成沈阳城的重建工程之后,就将修建盛京叠道工程提到日程上来。
永安桥
盛京叠道,最初又称盛京至辽河大路,清入关后,又称盛京御路、京奉官道。其具体行经路线是:沈阳→永安桥→老边→巨流河→白旗堡(今新民市红旗堡) →二道井→小黑山(今黑山县城) →广宁(今北镇市),然后经锦州、山海关直达北京。
《盛京通志》等书,多说盛京叠道是太祖所修,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三年(1638年) 五月癸酉,修盛京至辽河大路,两旁浚濠,中间增土,高三尺,广十丈。令八家及八旗每牛录出甲兵六十,及三顺王下甲兵皆赴工。给羊六百犒之。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及固山额真等董其役。”到第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征明,出怀远门西行,走的就是新修的叠道。皇太极发现部分地段没有修好,仍有泥泞,为此,甲喇章京鳌拜等三人受到了处罚,将他们所乘之马罚没入官。直到崇德六年(1642年) 永安石桥修成,才标志着这条大路基本竣工。清入关前,完成的只是沈阳西至辽河这一段,约一百二十里。清入关后,又修筑了辽河至广宁的一段。有清一代,叠道作为连接陪都至京师的重要通道,又是皇帝东巡的御路和通信的驿道,一直受到重视。康熙以后历代不断地进行修整,逐渐提高其档次和质量。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氏朝鲜著名学者朴趾源作为朝鲜祝寿使团的随员,曾行经盛京叠道,在他所著《热河日记》中这样写道:“自永安桥,以连抱大木编成为梁,梁高数丈,广五尺,两沿木头整齐,如一刀裁划。梁下阴沟,绿水无际,青泥润烂,若辟此为万亩水田,不知岁收得几亿万石红稻香粳。”盛京叠道的修筑,是清入关前一项重要的交通工程,意义重大。
它缩短了盛京至北京的里程,加强了盛京与关内的联系,对促进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盛京的地位,使沈阳真正成为东北的交通中心和枢纽。难怪清帝东巡时,每经叠道,都触景生情,要吟诗歌咏祖先的开拓之功。然而,近代随着京奉铁路的开通,盛京叠道的价值渐渐失去,民国以后,叠道所经大部分开辟为良田。如今,叠道的踪迹已难寻觅,只有永安石桥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这一重大历史工程的唯一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