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在大军草料场熊熊火光中血刃了千里追杀至此的陆谦后,他处在“有国难投有家难奔”痛苦、无奈的地步。当柴进一封书信推荐他去投奔梁山,林冲欣然应允,此时的林冲是个犯下弥天大罪的人。不去梁山他还能去那里?但,命运总是跟林冲过不去,他来到梁山泊脚下朱贵酒店打探路况,酒保告诉他:不远处就是梁山,但“却是水路,全无旱路。若要去时,须用船”,林冲上山心切愿意出高价拜托酒保“可与我觅支船儿”。可酒保的一席话给林冲泼了一盆凉水;酒保道:“这般大雪,天色又晚了,那里去寻船支。林冲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颢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写诗的人不一定是文人墨客,但写诗的人一定要有生活感悟,有了生活感受,才能有创作冲动,才能有诗。此时此刻;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林冲心情烦闷,命运多舛的境遇让他无心赏雪,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如今处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人生最低谷,他内心在流泪、流血。他想哭、想呐喊、想骂。在酒精的刺激下林冲把胸中的烦闷转化成诗性伴着酒喷涌而出。这八句诗是林冲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总结和回顾,是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的白皮书,是一篇愤激腐朽朝廷的檄文;也是自己满腔的抱负不气馁,渴望东山再起建功立业的宣言。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传统价值观里“仗义者”必为人正直;把尊重和遵守制度作为自己行为的习惯。把不伤害他人作为行为准则,把鄙视非正义行为奉为道德规范。“仗义者”在维护正义践行正义的同时还要为国家的正义去奋斗。国家的代言人是皇帝;是“君”,而“仗义者”为实现自身价值必须维护皇帝的至尊权威,必须稳固皇帝的至高权力,必须忠心耿耿效命于皇帝,只有这样才可维护国家的安宁,才可维持国泰民安。这叫“忠君”。林冲的身上流淌着传统儒家思想的血液,“忠君”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林冲的脸上不光有刺配的印记还大大的谱写着两个字---“忠义”。
林冲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个忠君爱国、正直不阿的好人、善人。他曾经过着当教头、拿俸禄;家有贤妻的中产阶级美好生活,并且就算日后遭高俅毒害成为配军;先帝后裔柴进依旧把林冲捧为座上宾朋,“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美誉让林冲感到骄傲和自豪,“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这些曾经的辉煌和美好的日子在此时一幕幕出现在林冲的脑海里,人都是这样;因为现在不快乐自然会觉得以前的生活快乐,所以会怀念。但“功名类转蓬”,谈什么功名利禄;谈什么庙堂清净。这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高衙内、高俅、陆谦、富安、沧州牢城营官营这些乱臣贼子势利小人为了自己的妻子;为了自身的利益步步紧逼、步步惊心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感叹自己“身世悲浮梗”,林冲屈沉在奸臣高俅的廊下无力保护妻子,他感到屈辱;自幼相交的好朋友陆谦卖友求荣丧尽天良追杀他,林冲感到气氛;牢城营官吏唯利是欺压良善他感到鄙夷。一切一切人性最丑恶的东西都在挑战林冲的良知。强权战胜公理,正义无处声张,林冲想为自己“好人没好报”的不公平命运嚎啕大哭一场,昏君无能致使奸臣当道,大小官吏无不上行下效沉瀣一气,他想怒骂,骂当权者;骂这些追随者。但忠君者必须爱国,爱国就必须忠君,虽然林冲已被朝廷毫不留情的抛弃了,但他依旧心系朝廷,林冲想呼吁,希望赵王君以圣贤之德挽救“亲小人远贤臣”的腐败王朝。但;高俅陷害让他仕途失意,林冲决定暂时雪藏自己报效朝廷的男儿之志,把一颗赤胆忠心由朝廷转向梁山,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林冲渴望在梁山有所建树,也渴望朝廷的“招安”,林冲内心依旧渴望回归大宋朝廷官吏体制之下。他心中的“志”是一种矛盾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