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首诗,是一副源自于清代郑板桥的对联。
意思是春风比较大吹得柳树枝条来回摆动,春雨在夜里悄悄的把土地打湿了。 诗句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风的动感和雨的作用。
原是郑板桥的一副题联,现豫园万花楼用它来做楹联。上联写春风拂过柳枝的景象,下联写春雨催开花朵的情景。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郑板桥将书法与画糅合在一起,还成了***同表现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关系不分割。
如《兰石图》,郑板桥别具匠心地将诗句用书法的形式,真草隶篆融为一体,大大小小,东倒西歪,犹如“乱石铺街”地题于石壁上,代替了画石所需的皴法,产生了节奏美、韵律美,又恰到好外地表现了石头的立体感、肌理美,比单纯用皴法表现立体感更具有意趣。
百度百科—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