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师说》在考试中常会考哪些句子

《师说》在考试中常会考哪些句子

《师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重点句子如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道理的。?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师说》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

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