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字”,应是“名”和“字”的合称。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以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年二十而冠”,即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并取字。有了字,就表示进入了成年。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叙述他的身世时说:“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意思就是公正的法则,是“平”的含义。“灵均”,意思是美好的平地,是“原”的含义。
从屈原的名和字上就能看出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班固在《白虎通》里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比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名和字的意义关系一目了然。
然而,名和字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复杂的,构成的方式也是多样的。由于语义的演变或通假关系,有的已看不出意义上的联系。
取字原本是属于贵族阶层特权,后来扩展到知识阶层,直至明清时期,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人人有字。
为什么要将名和字加以区分呢?
孔颖达曾这样解释:“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孩童时父母长辈为了称呼方便取名,成年后为了朋友、晚辈称呼方便取字。由此形成古代的一个传统,对长辈等尊敬的人必须称呼他的字,如果直呼其名就是么有礼貌的行为。
那么名和字的组合有哪些规律呢?
扣合式:名与字丝丝相扣,严密完整,***同表达一个深刻的内容。屈原的名和字就属于这个类型。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而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同一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辅佐,形成并列。比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轲”与“舆”都同车有关。周瑜,字公瑾,“瑜”与“瑾”都是美玉。诸葛亮字孔明,“亮”同“明”同义形并列。杜甫字子美,甫是男子的美称,“甫”与“美”并列。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诠释的作用,因此而使道理讲得更加透彻明白。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指谓德操。”曹操的字和名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起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作用。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形成强烈的对比。南宋哲学家朱熹,字无晦,“熹与“晦”名暗相对。再比如春秋时期鲁国人曾点,字晳。《说文》曰:“点,小黑也。”“晳,人色白也。”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思相反。
仰古式:为了表达对前代圣人、贤者的敬仰,便袭用他们的名字,袭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在名或字中加上师、景、希、若等字眼,有德则不加,因为使用先人的名字本身就是敬仰。如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因为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所以司马相如用“长卿”为字,即表明蔺相如的身份,也表明自己的愿望。再入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
连类式:义类相近,遂因甲而及乙。入孙策,字伯符。策、符都是信物,但形体、用途不一。崔豹,字正能。“能,熊属,足似鹿。”豹、能本为二物,但同为猛兽,所以可相应。
取经式:汉代儒学的经典成了老幼皆习的课本,经文自然就成了古人取名字的来源。入嵇康,字叔夜。《诗经·周颂》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是说成王虽然继承王位,但不敢贪图安逸,仍然兢兢业业,深夜操劳。嵇康字叔夜,是正面说安乐,而暗用夙夜不懈来否定安乐。赵云,字子龙,取义《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
离析式: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把“名”所用的字,拆为两字以作“字”,合“字”则成名。比如明代章敞,字尚文。
排行式: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取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这种类型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兄弟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