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悔的古诗如下:
1、唐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辛弃疾说过“少年不知愁滋味”,这位新婚少妇也如此。她精心梳妆打扮后,登上高楼,满眼的春意盎然,令她满心欢喜。
忽然,她的眼神落在了路边的杨柳上,她想起了分别时折柳相赠。她送他去战场,去“觅封侯”,因为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孤苦惆怅。“忽见”二字,将少妇由欣喜突然跌落至惆怅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2、唐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和王昌龄的《闺怨》写的都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而导致自己深深的、长久的孤独。嫦娥应悔偷灵药写后悔适用面更广,可以古为今用。
3、唐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通俗易懂,我们常常也教育子女要趁着年轻多读书,别“书到用时方恨少”。然而有些事情,不拉长时间轴去看,是体会不到这种悔意的。
从黑发到白首,正是岁月的沉淀。不听老人言,吃苦未必在眼前,但总有一天会让你体会到字字箴言。然而年轻人又有多少人能听进呢?
4、宋吕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上片写雪梅奇绝之景,下片怀人。“年少抛人容易去”,总觉得转一圈还会回到原点,不想一别即一生。有些悔意会随着时间而去,而有些悔意会伴随自己到老,长年累月的堆积成恨。
至今尤言时间之久,谁说“人间别久不成悲”的?它都变成了恨啊!所以,“不如怜取眼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