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有禅意的诗词话或小故事,作文素材,有的发我hxiaoshuouwo@168
摩诃迦叶拈花一笑的故事还蛮有禅机的,高中的时候常用来着。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⑨,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典故深意: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再有就是关于六祖慧能的故事还蛮有深意的
一个是比较脍炙人口的关于 菩提明镜的
另一个就是 风动幡动
惠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习佛法之念。他去黄梅双峰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
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 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此时六祖,受命南归。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内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遂拜为师,并为之剃度。
我以前看过一个版本说是两个小孩争辩,不过不是主角也无所谓了。
我挺喜欢仓木嘉措的诗歌的,但是如果是学生作文的话好像不太合适,不过看看陶冶情怀还是不错的。
其中最近比较流行的就是非2里的那个《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
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还有很经典的《十戒歌》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无相偈》古诗拼音无相偈
身是菩提树(1),心如明镜台(2)。
时时勤拂拭(3),勿使惹尘埃4)。
作品注释
(1)菩提树:梵文意译,亦作“觉树”“道
树”。音译则为“毕钵罗树”,印度产常
绿乔木,树子可作念珠。据传南朝梁僧智
药自天竺移植中国,多产于广东。南方佛
教国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绕树作礼。相传
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结咖趺坐,经过静
思,排除蛊惑,终于大彻大悟,即证得菩
提(觉悟),成为“佛陀”。后世遂称毕
钵罗树为菩提树,用“菩提”表示对佛教
真谛的彻悟或功德囻满,修道成佛。
(2)明镜:禅宗寺庙的禅堂中多悬挂大目录
子,作为佛徒坐禅修行的辅助物。《竹
TA
记》云:“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
イ丁
(4)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
性情的东西。《浄心戒规》云:“云何名
尘,沾污浄心,触身成垢,故名尘。”且
有四尘、五尘、六尘之说。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偈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
第八节,有明确的记载:五祖弘忍在挑选
法嗣拟传授衣钵作禅宗第六祖时,“一日
唤门人尽来”,先令门人“各作一偈”,
以鉴别门人佛学修养之优劣。弘忍的上首
弟子神秀首先在寺中南廊壁上题了这首无
相偈,弘忍阅后,认为神秀对佛法领悟不
深,而是“只到门前,尚未得入”因而另
选惠能传授衣钵。
3.莲花带着禅意的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3、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着娉婷的笑靥,仿佛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又如一曲蓝天碧水的梵音。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莲,任由红尘万丈,我自纤尘不染,诸邪不侵,只静看清水一脉脉地划过如烟岁月。
4、莲,在雨色朦朦时节,让那圆圆满满的叶,沾满晶莹的雨珠,如珍珠般,映射出莲清淡干净的容颜,在月色银辉如水的夜色间,悄然打动世人的眼。在岁月的递增间,越发喜爱那一池碧波里剔透干净的玉颜,在莲的神韵间,发觉生活的简单和满足。就让繁琐淡去,让岁月静好,一世安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佛曰:淡定即从容,世间风月,不忘初心,赏花的心情,总能心静即安。
1、我不愿在岁月的门楣间,感叹人生的苦涩,让丝丝怨意蔓延开来。莲,在瞬间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宁。在盛开的季节里,让人忘却凋零的悲切。就在这繁华喧闹的夏日里,莲轻浮在圆润的叶间,听涛涛水流的轻吟。仿佛一世静好的期盼,在微风拂面的月色间,在心底荡漾开来。
2、谁说,读懂过莲的傲骨?在一波荡漾间,发现那孤独傲然的心灵。从一片莲叶间,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温柔里,孕育出满满的深情。莲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却在时光流转间,甘愿化为佛前的宝座,在孤独中,听尽一片梵音佛语。
3、在莲瞬间的娟秀间,读懂岁月匆匆的碾转、聚与散。让如烟的往事,在轮回间,沉淀,在莲的一朵禅意间,浮生花开,月静日长,最终,岁月沉香。
4.梦寻千古醉,月暖如梵音,出自哪首诗诗句『梦寻千古醉,月暖如梵音』出自《新千家诗》,作者佚名。原诗为:“孤城笑语亲,喜逢佳友临。梦寻千古醉,月暖如梵音”意思是说,孤单的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遇着友好的笑声,仿佛遇见旧时侯的朋友。期待一醉千古,暖暖的月色仿佛如梵音,静谧而流动。
人在异乡,千里遇故知,千言万语说不尽。『梦寻千古醉,月暖如梵音』是个优美的比喻。梦,不必作睡梦。梦亦可作想法。“梦寻千古醉”,想要痛快一醉,却发现,月色如梵音般的温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