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酒加热喝,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会先于水而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味道了。在汉代由于技术的原因,酒精度高的白酒还没有发明,因此人们喝的是浊酒。
三国人物喝酒时,往往要“煮酒”或者“温酒",说明喝的肯定不是酒精度高用蒸馏法制成的白酒,而是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蘖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
同时,酒中的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
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日:“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另外,汉代三国的人喝酒还和当时的饮酒器有关。当时南北的饮酒器是不一样的,北方还继续沿用原来的青铜酒器,常见的是铜酒樽。铜酒樽除盛酒之外,还用于温酒。1962年在山西出土的一件汉代铜樽上有铭文“铜温酒樽”。汉代饮酒一般席地而坐,铜酒樽就放在席位的中间,铜酒樽里放着舀酒的勺,而铜酒樽也是可以加热的。至于是加热还是不加热,要看当时的气候与温度。
三国曹植《七启》诗云:“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写的就是铜酒樽里的酒加热后热气腾腾的景象,而且用了“浮蚁”一词,实际就是指还没有将酒糟去掉的酒,上面还有发酵了的米粒在翻腾。
但在南方,诸侯王的宫室里已经出现了木漆制的酒器。青铜酒器本来就很冷,相比南方的木制酒器,其保温性就很差。所以一定要煮热喝。鲁迅小说《孔乙已》里面,写到孔乙己光顾咸亨酒店,每次都是喊烫一壶酒,也在冬天。这种情形和三国的情况差不多。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可发现,只要提到“温酒”或者“煮酒”的,都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或春天,都是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如三国演义第21回,讲枝头梅子青,是上半年春天的时候,于是管操有格煮酒论英雄,第5四,讲的是袁招聚能人马讨位重单,关于“盐酒斩华维”,其事则在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