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辛夷:辛夷又名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色泽鲜艳,花蕾紧凑,鳞毛整齐,芳香浓郁。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纳节:官职 唐、宋节度使改任仆射、尚书、侍郎之称。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临汝:地名,临汝县,现河南省汝州市。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摧颓:衰败,毁废,转动倾侧的样子。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2、注释
①感春五首:顾名思义,感受春天的诗,***五首。韩愈所写。
②辛夷:辛夷又名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色泽鲜艳,花蕾紧凑,鳞毛整齐,芳香浓郁。
③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
④纳节:官职 唐、宋节度使改任仆射、尚书、侍郎之称。
⑤临汝:地名,临汝县,现河南省汝州市。
⑥摧颓:衰败,毁废,转动倾侧的样子。
3、赏析
其一: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原注:宪宗即位,平夏、平蜀、平河东,赫然中兴,而愈年愈强仕,投闲分司,故有此言)
解释:辛夷花,在河南有百分之七十,花期二、三月。青天露坐,晴朗天空在露天地里而坐。孺人,县令之妇。朝论,朝廷上的议论。译文:辛夷花高最先开,在晴朗天空室外露天地闲坐从春天这花开放时这种生活方式回来了。已呼唤我妇人停止弹瑟,还让小儿子递来青花瓷酒杯。选壮士军队兴起我不被征用,因为狂妄朝廷上的议论没有理由让别人陪伴。如今要到死时得到闲适去处,还算可以做诗赋歌颂康乐的盛世啊!此诗说明春天来了,自己却不快乐,自己过强壮为官之年而去做了一个洛阳县令,虽逢中兴,不被重用的苦闷心情。
其二: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译文:洛阳的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河流两岸的杨柳春色都返回来了。上阳宫门一锁不再开启,即使有御街九路也没有皇帝仪仗走过起尘埃。打马走上天津桥朝见日出,看到那宫中楼门有红有白正高高的楼台。我独吟诵诗歌几曲没有人相和,寸心的愁绪太短形成的郁结谁能裁开呢?
此诗说明身处洛阳,就如洛阳高宗时上阳宫,玄宗宠幸一回,安史之乱后就再无皇帝东来,自己不得志,忧国吟诗无人能和。崔嵬,音维,山高样子。
其三:春天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解释:王师北讨,时讨成德王承宗。放车载草,放下用农车载运军队粮草的运输。蔡州纳节:时彰义节度使吴少诚卒,其子吴元济并未向朝廷交纳符节表示辞职。为反叛行为。纳节,也是节度使改任仆射、尚书、侍郎的称呼。裴度以河南府功曹为起居舍人。孟简孔~为谏议大夫。未省,不懂得。遗策,留有计策。垂意,留意。瓶与罍,酒瓶与酒坛,比喻朝廷应该在危难时注意小人才与大人才。
其四:前随杜尹(兼)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音亥,笑)孔丞(甚加戈)别我适临汝(临汝郡受东都洛阳管)。风骨峭峻遗尘埃。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音巨,岂)可相寻来?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此诗伤感有才能的人命运不济。天公如皇上,下面奸人多。人越渺小鬼神越是可恶。
其五: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是叹,况乃满地成摧颓。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译文:辛夷花苞忽然全开,将衰和正盛须要频繁来现。清晨光辉点燃霞日傍晚明亮混和与尘埃。早上明朗晚上昏暗已经悲叹,何况满地成为花瓣的衰败。我迎接繁花送别凋谢是另有意想,谁能做少微的留恋如我关注辛夷花的开花与凋谢那样来关注我这个走向垂老的人呢?
本首以辛夷花自比,表明自己如花有才华,可又面临老年的到来,谁能在我这如花的开谢之间,关注我的人生呢?
辛夷花,一位举人用它治好鼻炎,有人问是什么花,他说就是辛戌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花,为辛夷花。花语:爱,对大自然的爱,友谊永恒。也叫玉兰花,望春花,木笔花。
在第四首中,两个人物作了对比,杜兼做了洛阳府尹,为人随和轻浮,嘻嘻哈哈活了七十岁。孔戡(音刊)以儒家礼法行事、认真,被贬官受打击却早逝。的确是天公高远鬼神恶。
《感春五首》 ? 韩愈(唐)
1、诗人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 字退之,谥号文公,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805),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
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2、创作背景
在中年(36-49岁)作者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177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