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所写是在潼关所遇之守关吏,意在讽诫关吏、关将之骄忽轻敌。潼关,古关塞名,又名桃林塞,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古时为从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之地。诗以第一人称写,分三解。“士卒何草草”四句为第一解,写眼见筑关情景。“何草草”,写士卒筑关劳动之艰苦。草草,疲劳不堪的样子。“何”字,既表明劳苦程度之深,又见诗人同情之切。“大城、小城”二句,意在突出筑关工程量之浩大。“铁不如”,言其坚;“万丈余”,言其高。由此引出诗人与关吏之问答。“借问潼关吏”以下十二句为第二解,写诗人与关吏问答词: “借问”下句是诗人的问话。一“还”字含意深刻,针对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何以重关不重人?二是暗示前次潼关兵败(唐玄宗天宝十五载)的教训不可忘。接着二句写关吏的行动,一“要”一“指”,得意之神态活现。要,同邀,请也。接下去写关吏之答话,他绕开所问问题之核心,却滔滔不绝地大夸关之险,骄忽之气跃然纸上。“连云”二句夸关高。“战格”,即御敌之木栅栏,“逾”,过也。“胡来”二句夸关坚。“西都”,指长安。“复”字,针对上文“还”字而发。“丈人”四句夸关险,充分表现出关吏重关不重人的骄忽之态。“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关吏之回答,一派忘乎所以的大话,似乎有了关,有了工事,就什么都不怕了。这也就照应了诗开头“士卒何草草”的描写。然而关吏的骄忽,只不过是关将骄忽的表现,根子在关将。常言道“骄兵必败”,面对这种情况,诗人心怀隐忧。“哀哉桃林战”四句为第三解,诗人通过关吏嘱告关将。话虽未直说,但点出前次哥舒翰潼关(桃林)之败,提醒关将“慎勿学哥舒”,所谓“殷鉴未远”,讽诫之意却已甚明。“哀哉”二句,表现了诗人对前次潼关兵败无限痛惜之情。诗人在《北征》诗中就曾写道: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可见潼关兵败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那么前次潼关兵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来“安史之乱”发生后,叛军长驱直入,很快攻下东都洛阳,遂即驱师西进,直逼潼关。当时唐王朝派大将哥舒翰率军把守,以阻遏叛军进攻,保卫西京长安。结果,哥舒翰兵败降敌,潼关为叛军攻陷,长安亦很快被占领。哥舒翰潼关兵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有两条,一是骄忽轻敌,当守不守,轻易出关作战,出兵时既无谋在先,临战时又上当受骗,战不利时又只顾自己逃命!二是哥舒翰为人严而少恩,行军未尝恤士卒,当时士卒衣服破烂,朝廷制战袍十万赐其军,皆藏库中不发给部下。(见《唐书·哥舒翰传》)杜甫举此以讽诫关将。“请嘱”,是请关吏转为嘱告。“慎勿”,乃谆谆讽诫之词,犹今说“千万不要”。
此诗以修关备胡事件为中心,以诗人与关吏交谈为线索,展开矛盾冲突,一方是关吏,只知奴役士卒筑关,骄忽轻敌,重物不重人,无远谋深虑;一方是诗人,同情士卒,不满关吏关将之骄忽轻敌和只知恃关险而不知恃人功的拜物观。在写法上,首先是以问答对话为主,重点写关吏的答话,通过他的典型化的语言,展现出他骄忽自满的心理和情态。但站在关吏背后的还有一个关将,关吏的心理、情态实际上是关将的代现,故写关吏其实也就是写关将。诗人的话,则完全是从士卒疾苦和国家利益出发,语简义深,表现了忧国忧民、深虑远谋的情怀。诗在叙述和对话中,用了一系列形容、比喻、夸张的词语和诗句,有效地烘托了潼关的环境气氛(如“何草草”、“万丈余”、“铁不如”),突出了关吏的心理情态(如“连云”二句,“艰难”二句),抒发了惋叹之情(“百万化为鱼”句)。正所谓依意以取象,又借象以达意。诗还善用隐深之笔,把深一层意隐于所明写的意象之中,如写关吏,实际上是写关将。如说“慎勿学哥舒”再打败仗,实际上是告诫关将临敌时切勿骄忽,不要恃关险而不恤士卒,要以哥舒翰之败为前车之鉴。
宜守不宜轻敌。潼关之败,由哥舒之出战,实由杨国忠之促战,少陵戒后之守关者,故云。非专归罪哥舒也。(沈德潜《唐诗别裁》)
《潼关吏》别为一例。前后俱言抽点,此独言督役。诗亦独为正告之语,以此系京师要冲故也。《杜阐》(卢元昌著)以哥舒相持半载为守之明效,由国忠促战而败,遂摘此诗“但自守”一语为眼目。不知此句不如是解。正以鞭紧筑城之宜固耳。且此日之潼关,与前事异。……诗正言修筑事,与守无涉。其曰“勿学哥舒”,谓将来宜惩其败,勿轻举耳。盖题后余论,非正文也。卢氏不识轻重,无乃喧客夺主。况如其说,则凡逼处之日,单议守不议战,且日蹙矣,岂通论哉!(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