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歌讲求押韵,在诗词中,押韵的字就被称之为韵脚,相反,不押韵的字,就被称之为白脚。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因为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讲求平仄,韵脚都是平声字,那么,仄声字就都被称之为白脚。在中古汉语里,包含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现代汉语,入声不复存在,并入了仄声字的音平、阳平中,换句话说,仄声字中就包含了入声字,因此,入声字是可以做白脚的。
首先,是格律诗中白脚的具体定义。前文说过,格律诗里讲求的押韵,韵脚为平声,白脚为仄声,因此,根据一首诗的起收方式,就可以准确的知道它的那一句的那个字是白脚。例如,假设一首律绝是平起仄收的格式,那么,它的第一、三两句的尾字,就是这首诗的白脚,而再假设一首律绝是平起平收的格式,那么,这首诗的白脚就只有一个字,就是第三句诗的最后一个字。
其次,格律诗中入声字作白脚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平水韵的创作中,入声字作白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平水韵中,韵部已经将入声划分入仄声中,格律诗押韵的韵脚都是平声字,白脚都是仄声字,随着古代汉语进化到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入声消失并入仄声中,入声字自然而然就成了仄声字的一部分,那么它作白脚也就很正常了。第二种,就是在新韵的创作中,因为入声字的发音发生了变化,就需要进一步注意一下它是否划入了平声,如果划入了平声,自然就不能用了。
由此可见,入声字能否作白脚,是要视情况而定的,在平水韵的创作中,入声字作韵脚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在新韵的创作中,就需要多做区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