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奈何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出处: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主观愿望适应不了客观情况。
郑玄礼记注曰:负,背也。故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广雅曰:秀,出
也。论衡曰: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行高於人,众必非之。史记曰:商君说
秦孝公曰: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前监不远,覆车继轨。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
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
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
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