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现代诗楼主用徐志摩的诗那首“在别康桥 ”!最好!不过他是描绘了园林而已,当然还有他创作的其他一些关于水乡园林的诗,他是现代诗的典范…以及戴望舒的几首也不错其中有一首写水乡江南最著名的诗是:《雨巷》描绘了江南的雨江南的情江南的美女江南的气息…我这里就例举一二 作品名称:乡村里的音籁 作 者: 徐志摩 作品体裁:诗歌 作品全文: 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 一阵阵初秋的凉风, 吹生了水面的漪绒, 吹来两岸乡村里的音籁.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 静看着一河的波泛, 静听着远近的音籁-- 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 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 田野上工作纷纭, 竹篱边犬吠鸡鸣: 但这无端的悲鸣与凄婉! 白云在蓝天里飞行: 我欲把恼人的年岁, 我欲把恼人的情爱, 托付与无涯的空灵--消泯; 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 象山谷里的冷泉一勺, 象晓风里的白头乳鹊, 象池畔的草花,自然的鲜明.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志摩这首诗《沪杭车上》也是“物我交融,意境幽深”的典型。“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片松林,一丛竹,红叶纷纷;”自然地写出了江南的秋色,秋高气爽,枫叶无边,清幽,恬淡。我们只需要闭上眼睛,驰骋我们的思维,去感觉,去聆听,便可以体味出这就像一幅风景画一样在我们的脑中舒展开来了。最后的一句“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如果作者的写秋为的是写出人生易老,那么能够把秋写得这么美何尝不让人钦佩呢? “一草一木都是隐喻,万事万物尽含禅理。”是让我们知道物我是相统一的,心变则物移。尽管这是唯心的思维,但在理解物的表象与心灵的变化上又是合理的。 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诗《乡村里的音籁》(选自《志摩的诗》)写着:“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一阵阵初秋的凉风,/吹生了水面的漪绒,/吹生了两岸乡村里的音籁。”江南农村自然的美,让徐志摩写出了自然的韵;水乡的秋色都化作了优美的旋律。“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的的年岁,/我欲把恼人的情爱/托付与无暇的空灵——清泯”。能够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到来自自然的恬静,这是多么让人欣喜的啊!而在人生的苦恼经历中还能给人留下自然的美的诗人,那就更加让人肃然起敬了。自然可以洗却作者心头的忧愁与烦闷,因为自然永远是清新的,作者对世界的爱的单纯追求,也是心灵的超脱吧。 月下雷峰影片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注释: ①此诗写于1923年9月26日。志摩在《西湖记》中说:“三潭印月——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光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 雷峰塔 ——徐志摩 “那首是白娘娘的古墓, (划船的手指着野草深处;) 客人,你知道西湖上的佳话, 白娘娘是个多情的妖魔。” “她为了多情,反而受苦, 爱了个没出息的许仙,她的情夫; 他听信了一个和尚,一时的糊涂, 拿一个钵盂,把他妻子的原形罩住。” 到今朝已有千百年的光景, 可怜她被镇压在雷峰塔底,—— 一座残败的古塔,凄凉地, 庄严地,独自在南屏的晚钟声里! 此诗歌发表于1923年10月12日《晨报。文学旬刊》。原诗注明“(杭白)”。曾收入初版的 《志摩的诗》。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评:抓住瞬间的永恒——《再别康桥》文本分析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 雨巷 ——戴望舒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 chì chù )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古诗描写水乡园林江南的诗太多了:能不忆 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 能不忆江南 。 出自:《 忆江南 》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把江北 江南 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 把江北江南 ,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 出自:《 迈陂塘 》 年代: 唐 作者: 李治 李治诗词全集 只要李治的结果 风水宿 江南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雪霜行塞北, 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不如来饮酒,仰面...... 出自:《 不如来饮酒七首 》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淮南望 江南 淮南望江南 ,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 出自:《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只要李白的结果 能不忆 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出自:《 杂曲歌辞·忆江南 》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寒食渡 江南 春分自淮北, 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 出自:《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 年代: 唐 作者: 崔融 崔融诗词全集 只要崔融的结果 芳草遍 江南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 ,劳心忆携手。第二百五十卷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