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与阳关有关的诗句

与阳关有关的诗句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塞上

胡宿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契利请盟金匕酒,

将军归卧玉门关.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闲.

五饵已行王道胜,绝无刁斗至阗颜.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送平澹然判官

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还告诉你点资料:

玉门关和阳关

玉门关和阳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两个著名大关,因两关均处在古丝绸之路上,又因许多诗人对此进行过咏唱,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度都很高.

玉门关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

汉代,在玉门关这条古道上,在玉门关的关前关后,曾发生过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6000余骑、带数万之众,进攻远在葱岭以西的大宛国,途中所经各国均坚守城门,不肯给补充给养,攻之又不能下.汉军只好一路征战,待行至大宛东界时,已成只有数千人的疲惫之师.李广利自忖无法取胜,与左右商议,决定班师回国,待回到敦煌时,因劳师远征,中途艰辛,士兵已死亡十之八九.李广利上书给朝廷说,道路太远,缺乏粮食,士兵不患战而患饥.且人少,不足以去取大宛.建议暂且罢兵,以后招募人马再次西进.汉武帝大怒,派人把守玉门关.并下令说,如果有一军卒敢进入玉门关,立即斩首.李广利甚为恐惧,只得留守敦煌.对此,宋代女诗人张玉娘为此鸣不平,有诗曰:“为国劳戎事,迢迢出玉关.虎帐春风远,铠甲清霜寒”.

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生活了31年.当他70岁的时候,上书请求返回内地,他说,虽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可见当时人是把玉门关视为内地家乡之象征的.唐代诗人戴叔伦对此似乎境界更高,有诗云:“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其报效国家的意志更为可佳.

公元2世纪,波斯王子安世从这里东往洛阳.三国时,跋涉在这里的还有我国第一个西去求法的僧人朱士行.玉门关除使者、官吏、将士、僧侣外,还有商贾、驻队马帮,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瀚海行旅图.

今日登上玉门关,还可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不由使人想起古丝绸道上当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塞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的繁忙景象.

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讲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

在玉门关附近,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例如毛笔、砚台、织锦、狩猎工具、生产用具和武器等,目前国内出土的第4块西汉纸,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它早于蔡伦造纸100多年.尤其值得提到的是,这里出土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汉简.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药方等.许多汉简上都记有年号,最早的为西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最晚的为“地皇二年”(公元21年).还分别有“玉门都尉”、“酒泉玉门都尉”、“玉门千秋燧”字样的汉简.这一大批文物,对研究汉代近百年的边塞屯戍、生活、经济、文化、外交和各种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古时,“春风不度玉门关”,今朝春风已过玉门关.在古丝绸之路上享有盛誉的玉门关,今天将为沟通各国往来谱写新的篇章.

阳关位于甘肃敦煌市的南约70公里处,是中原与西域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称阳关.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最西部,几乎与新疆交界的地方.汉代在此置关,它的西边就是荒漠戈壁,除了古丝绸之路上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外,别的地方很少有人烟.因此,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

现经考古发掘出的阳关遗址,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城堡墙基犹存.阳关西边,有数道高大的沙梁蜿蜒纵横,沙土发白,那便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白龙堆.它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罗布泊以东,因蜿曲如龙而得名.阳关建置以后,因处于古丝绸之路上,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路面宽36丈,我们常说的“阳关大道”谚语即来源于此.汉唐时,从国都长安(今西安)出发到阳关,约需2个月时间,再从此向西到西域各国.

从阳关到罗布泊那起伏的沙丘间,可以看到许多断砖残瓦和汉代的灰色碎陶片,当地人把这个古关遗址称为“古董滩”.从这里还可拾到箭头、残刀和铜钱等,那便是古代这里贸易活跃的见证.

今天,那兴盛千余年的阳关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被茫茫的黄沙所淹没.三面沙梁环抱,一望无际.阳关古城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遗址.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

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20多米,沟中泉水涓涓,甚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阳关故城和那众多的古遗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到此访古探胜,重温丝绸之路的缕缕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