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关于晋字的诗句典故(晋陆机典故)

关于晋字的诗句典故(晋陆机典故)

1.晋陆机典故

黄耳传书

典故

原 文

晋之陆机,蓄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

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

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解 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官:做官.

名:命名.

驰:奔.

出 处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翻 译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当京师在洛阳,一直没通家信,怀疑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看起来很高兴,竟摇着尾巴,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狗的脖子上,狗经过驿道,日夜不息地赶路。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狗立即上路越过岭翻过山,跑向京城。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取名为“黄耳冢”。

2.求带“晋”字的成语

词 目 楚材晋用

发 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 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 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词 目 楚才晋用

发 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 义 比喻用才不当。

出 处 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

词 目 加官晋爵

发 音 jiā guān jìn jué

释 义 加封官阶,晋升爵位。晋:晋升。

出 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词 目 晋阳之甲

发 音 jìn yáng zhī jiǎ

释 义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出 处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词 目 晋惠闻蛙

发 音 jìn huì wén wā

释 义 比喻愚昧寡闻。

出 处 语出《晋书·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

词 目 晋用楚材

发 音 jìn yòng chǔ cái

释 义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出 处 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词 目 秦欢晋爱

发 音 qín huān jìn ài

释 义 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

词 目 秦晋之好

发 音 qín jìn zhī hǎo

释 义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出 处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词 目 唐临晋帖

发 音 táng lín jìn tiē

释 义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出 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词 目 朝梁暮晋

发 音 zhāo liáng mù jìn

释 义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出 处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著《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