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伤感爱情诗句痛到心里的古诗62条

伤感爱情诗句痛到心里的古诗62条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2、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3、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佚名《念奴娇·春情》

4、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6、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7、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8、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9、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10、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11、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12、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13、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14、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5、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16、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吕碧城《高阳台》

1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9、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0、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21、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22、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23、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4、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2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26、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27、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8、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29、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30、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佚名《行香子·天与秋光》

3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32、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33、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4、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5、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36、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宋祁《落花》

37、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38、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40、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4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4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3、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4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45、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46、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47、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8、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4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0、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51、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52、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5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54、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5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56、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卜算子·答施》

57、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黄升《清平乐·宫怨》

58、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5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60、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61、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62、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