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思、笃行
一、勤学好思,学以致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死记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即使记忆力再好成绩也不会太好。
只是善于思考而没有学习的行动,即使逻辑思维能力再强也会因为知识积累的匮乏而限于空想失败。
学习知识不理解,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总结、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二、求真务实,合理治学
真理是永恒不变唯真正理。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作秀的“头悬梁、锥刺股”
孙敬是汉朝信都人。据说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是只夜猫子,读书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其实不可能)。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后来,孙敬凭借着自己读书的本事成为了一位大儒,但是并没有什么著作或者学说流传下来,只知道死读书而成了书呆子。这都是年轻时虚张声势,不求实效,长期“头悬梁”惹的祸。
再说,苏秦运用合纵之法促成了几个国家的联盟。刚开始确实是让秦国有所畏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是六国损失得更多。最后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要是当初的苏秦指定一个国家去辅助,将自己的才华集中发力,可能不会出现这种六国被全灭的结局。
个人觉得苏秦太过于好高骛远,好作秀,包括其年轻读书时的“锥刺股”,究竟能对学习有多大帮助,大家都心照不宣。其人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只想着安稳求生,压根没有想去建功立业。最终因争名夺利却受了“车裂之刑”。
2.愚蠢的铁杵磨针
诗仙李白幼时厌学,提笼架鸟满街走,偶到河边遇一位在石头上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妇人。之前不知有无“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亦没甄别老妇人心智是否正常,就被震撼得热泪盈眶,而后每天努力学习,终有所成。亦给后人留下压力山大的“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
3.想当然的只寐四更
书法家颜真卿年岁渐高,睡眠需要减少,感叹壮志未酬身先老,义愤填膺,不能自已,愤笔疾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孰不知,古代报更计时法,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据颜老所示,每夜只能休息2个小时,我们只能“拍了拍他”。
4.理想状态的勤能补拙
硕果累累、功成名就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生前曾意气风发、铿锵有力的教化世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意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学到一分能力。作为励志之言,确有其用。但,细品祥酌却不敢苟同。其适用范围大是有限,因果得失亦大相径庭。譬如,某弱智后生,令其昼夜不息,勤学苦修,终不能成。其非不勤也,而不得其才,悉因先天不足尔。是故,有朽木不可雕之说。
5.非理性的睡眠剥夺
外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振振有词:“人活着的时候不需要有太多的睡眠,因为人死了可以长眠。”内有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理直气壮:“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初闻者热血沸腾,义薄云天;践行者身心俱疲,每况愈下。
三、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为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是由于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后经常温习和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有机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丁俊贵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