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乾隆一生***“出产”四万多首诗,抛开客观因素,诗文质量如何呢?

乾隆一生***“出产”四万多首诗,抛开客观因素,诗文质量如何呢?

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出产”44,300多首诗。虽说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活了88岁才寿终正寝。

假设乾隆从两岁开始写诗,按照44,300多首古诗除以乾隆所活天数总和,这位十全老人每天大概要创作1.45首。然而乾隆乃是日理万机,四更天便要起来批奏折的皇帝。很难相信,乾隆精力竟如此旺盛,不仅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能抽出时间挥斥方遒。抛开客观因素,乾隆所著诗文质量如何?

回首过往,我国历史上不少皇帝荣膺书法和创作大家。诸如魏武王曹操那可真是一位了不得的文学大家,不少课本中都留下了曹操所著的著名诗篇。比如《观沧海》、《短歌行》皆是出自曹孟德之手。

此外,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也在绘画和文学创作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与这些前辈比较起来,乾隆皇帝或许自愧不如,想凭文采、创作功底超过这些“大拿”应该不可能。

不过,乾隆来个“量大管饱”,每日不间断创作诗文,以量取胜。更何况清朝中期四海升平,更无内忧外患,乾隆躺在父亲雍正,爷爷康熙的功劳簿上更能指点江山,挥毫创作。

由于乾隆一生***创作4万多首诗,自是不可能将这些诗文一一剖析。以下摘抄三首“代表作”,供各位看官老爷品鉴。

《除夕》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

《咏花》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

《高其佩指头画虎》(节选)

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

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

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

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

从这几首诗文可以看出,乾隆创作功底真不怎么样。甭说和《观沧海》、《短歌行》那些名篇大作比较了,说不定连曹操即兴创作的打油诗都比乾隆这些作品要好上不少。

总归而言,乾隆这些诗句乍一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短小精干,朗朗上口;既能表达出作者创作时所思所想,也能做到与民同乐。然而,诗文与民众口中所说的大白话不同,能在青史上留名的诗句,无一不是意境悠远,每个字都能让人品味良久。

反观乾隆这些诗句,语句通顺,内容也不算太过稀奇古怪,但是和那些名家大作相比还是“不知其味”。优秀的诗文好比一盘精美大餐,不仅色香味俱全,吃过之后口有回甘,流连忘返。乾隆的作品量大管饱,味道不怎么样,没什么回味。但胜在大部分人都能看懂,读完便被抛之脑后。

说这些并不是和大家探讨乾隆好大喜功,作为史上最长寿,且一生未有太大纰漏的皇帝,乾隆应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诗文其核心思想是表达对美好生活,或蕴含丰富内涵的创作载体。与其说乾隆创作4万多首诗,倒不如说他写了4万多篇日记。

当然了,乾隆诗文质量不太高,也和他并非纯正汉人有关。乾隆于1711年出生于雍王府。少年时期的乾隆聪明好学,得皇祖垂爱,带入宫中养育抚视。1723年,雍正秘密建储,弘历被内定为储君。翻看乾隆求学记载,雍正年间,他不仅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多次参与政务,受到很好的历练。得益于康熙皇帝定下的学习制度“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且乾隆聪慧好学,其文化底蕴自是非同小可。

但是清朝皇室乃爱新觉罗家族,爱新觉罗又是出自女真族,清朝也是由关外部族所建立的一统政权。那么,中原传统诗句对于乾隆而言更像是舶来品。何况康熙中后期,爱新觉罗及其附属家族才开始真正学习汉文。加之乾隆还得治理国家,哪闹天灾他得过问,外国使臣求见还要召开宴会。

总之,乾隆就像个大家长,大清朝哪里有问题他都要统筹全局。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乾隆所作的诗文质量不是太高,与其个人成长环境,家族血缘,还有对中原文化的认知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结”

3000多年前,《诗经》代表了我国诗歌开端。此后《楚辞》、《乐府诗》、《七言绝律》,等等不同诗文分支于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古诗发展到今天更像是诗歌与散文的结合,但无论如何,这种文学创作载体已经发展上千年,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

乾隆作为一名日理万机的皇帝,他所写出的诗文,自是无法与那些名人大家相提媲美。与其说乾隆不间断创作诗文,还不如说他将每日所见所闻,压缩成了短短几句写作入诗。可转念一想,古往今来有谁能几十年如一日,将每天所经历大事小情写成诗文?即便乾隆所著诗文质量着实不高,可他也开创出了另一种,用诗文当作记录日常细节的先河。乾隆所著诗文与传统唐诗宋词并非一路,说白了,它就是“披着诗的日记”。

近些年来,不少朋友对清朝历任皇帝嗤之以鼻。其中包含了不少历史因素,也有一些地摊文学过度宣扬。单就乾隆所著诗文数量而言,他能每日笔耕不辍实属可贵。古语说得好“每日三省吾身”,乾隆每日能恪守这条名言,利用诗歌进行即兴创作。而君子不为也,我们苛责前人,嘲笑讽刺乾隆乱弹琴,底下大臣拍马屁,似乎也有违君子之风吧。

参考文献:御制诗初集、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