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12首不同作者且历来有名的《长相思》词的,下面分别讲解:
1.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评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2.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独居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其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出他孤高自许的情怀,最为世所称道。因此
,在人们心目中,这位清心寡欲、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该是与爱情无缘了吧?不然。一阕《长相思》,便道出了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词以一女子的声口,抒写她因婚姻不幸,与情人诀别的悲怀。开头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吴山青,越山青”,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
描画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吴、越均为春秋时古国名,地在今江浙一带。钱塘江北岸多属吴国,以南则属越国。这里自古山明水秀,风光宜人,却也阅尽了人间的悲欢。“两岸青山相送迎”,吴山、越山,年年岁岁但对
江上行舟迎亲送往,于人间之聚散离合已是司空见惯。“谁知离别情?”歇拍处用拟人手法,向亘古如斯的青山发出嗔怨,借自然无情反衬人生有恨,使感情色彩由轻盈转向深沉,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君泪盈,妾泪盈”,过片承前,由写景转入抒情。这无人能够理喻的
离别的痛苦,却落到了你我身上。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为什么这人间常有的离别,却使他们如此感伤?“罗带同心结未成”,含蓄道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
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江头潮已平”,船儿就要起航了。“结未成,潮已平”,益
转益悲,一江恨水,延绵无尽。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反复咏叹,情深韵美,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词采用了《诗经》以来民歌中常用的复沓形式,在节奏上产生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词还句句押韵,连声切响,前后相应,显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无间阻,一往情深。而这,乃得力于作者对词调的选择。唐代白居易以来,文人便多用《长相思》调写男女情爱,以声助情,得其双美。林逋沿袭传统,充分发挥了此调独特的艺术效应,又用清新流美的语言,唱出了吴越青山绿水间的地方风情,使这首小令成为唐宋爱情词苑中一朵溢香滴露的小花。
3.吴淑姬
烟霏霏①,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②催。
作者简介
宋代吴淑姬(1185~?),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传说她才貌出众,在湖城颇有名声,因家道贫寒,曾为富家子所占。由于有人状诉她作奸犯科,被湖州太守王十朋捉拿在案,郡僚怜其才貌,一日具酒邀她至席,使之脱枷侍饮,并命她即景作诗,她不假思索,提笔立成《长相思》。词寓意深长,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自喻。吟罢,举座赏叹。王十朋知其冤,急令释放。后被卖给周姓为妾。有《阳春白雪》词五卷。多已散佚,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情委婉含蓄。
4.冯延汜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注释: 这首词写守妇春日思恋外出丈夫。上阙写雨景,红花绿叶,宿雨潇潇,一派闲然景象;下阙写思恋之情,在外的人儿,梦里几十相见,醒来却是泪阑珊,怨情不言自现。
小传:冯延巳(904—960)字正中,南唐广陵(今扬州)人。事元宗李景,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平章事,是当时词坛的大家。有《阳春集》。多才艺,工诗词。仕南唐,李璟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
5.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此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词的上片,一气流出,情溢乎辞,不加修饰。“若问”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要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小晏却认认真真地把它说了出来,正是如黄庭坚《小山词序》所云“其痴亦自绝人”。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 “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浅情是深情的对面,多情的小晏却总是碰到那样的人,可是,当那人交暂情浅,别后又杳无音信,辜负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时,词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独自伤心而已。下片四句,以“浅情人”反衬小晏相思苦恋之情。此词为作者词中别调,语极浅近,情极深挚,在朴直中自饶婉曲之致,缠绵往复,姿态多变,回肠荡气,音节尤美。
6.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鉴赏:在康与之仅存的三十八首词中,情韵深长的作品不少,他尤擅于写少妇离情。这首《长相思》,就是比较突出的一首。此词《花庵词选》题作《游西湖》,但重点不在写景写游玩之欢,而是触景怀人。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
“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
“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点出“春”说出“愁”。“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
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油壁车轻”二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表述,写他们的初次见面。“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说,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车(四周垂帷幕、用油涂饰车壁的香车)出游,一日,出游时遇到一位骑青骢马(青白色的马)而来的俊男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这首诗,约他到西泠(即西陵)桥畔松柏郁葱处(即她的家)来找她,结为夫妇。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比词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浓情密意,以突出他们之间的浪漫情调。“九里松”是他们初见的地点,那地方是“钱塘八景”之一,为葛岭至灵隐、天竺间的一段路。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长九里,因此松阴浓密,苍翠夹道,是男女传情达意的好地点。当然,文学作品也允许虚构的,它可以虚构富于诗意的情景;故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骑骢马妾乘车,是否在九里松,都不必过分推敲。总之,下片词意,是女主人公回忆其与所爱的欢会。
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一,要写好实不易。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
7.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寒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赏析
〔调名〕《新刻注释草堂诗馀评林》调下有题“秋怨”。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冷艳。
李廷机《新刻注释草堂诗馀评林》:句句有怨字意,但不露圭角,可谓善形容者。
李于鳞《南唐二主词汇笺》:因隔山水而起各天之思,为对枫菊而想后人之归。……怨从思中生而怨不露,是长于诗者。
俞陛云《南唐二主词辑述评》: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蒹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考异
此词又传为邓肃作,见王鹏运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栟榈词》及陈钟秀校《草堂诗馀》。宋泽元校本、类编、汲古阁本《草堂诗馀》均题作李后主作。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列为补遗。
8.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赏析:此词叙别离,哀意婉婉。上半阕写离景,杨柳依依,离人如斯,也是泪眼汪汪不舍离别。下阙描述两地相隔,有古诗“君住长江头,妾在长江尾”之意,又见鸳鸯两分散自比,借物写人,别离后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哀婉之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
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中(1030)进士甲科。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
副使、参知政事等。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到仕。卒谥文忠。他是
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有 《欧阳文忠公全集》。词有 《近体乐府》、
《醉翁琴趣》,或称《六一词》。以小令见长。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其词与元献(晏殊)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公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方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游。”
9.向滈
行相思,坐相思,两处相思各自知。相思更为谁。
朝相思,暮相思,一日相思十二时。相思无尽期。
这是南宋词人向滈之作,词句句含“思”字,而铺陈相思之情无边无际,手法新颖,读来顿感相思之情无限。
10.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作者简介
万俟咏,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终身不第。能自度新声,崇宁中,充大晟府制撰,与田为等人按月例进词。词学柳永,有《大声集》,不传。有今人集本。
作品简介
作品主要写听雨失眠之愁情。通篇不出“雨”字,而全是夜雨之声。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之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窗外芭蕉”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雨是不管的,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则愁人一夜没有合眼可知。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末句回应篇首,“一更更”的延续,终至天明。一气呵成。
此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语弥淡,情弥苦”。这与作者善于造境、写景有关,更与他善于运用音韵之因素有关。作者在选调上既有推敲、更有意运用叠字,增加唱叹的效果。
11.王灼
来匆匆,去匆匆,短梦无凭春又空。难随郎马踪。
山重重,水重重,飞絮流云西复东。音书何处通?
王灼是出色的词论家,对词的特质有深入的理解。这首词所写的离情含蓄精练,流畅自然,颇有北宋风味。情人最痛苦的是来去匆匆,离多聚少。春天里的期盼,凭“短梦”的去追踪情人,最终都落空。山水遥远,连书信也无由寄达。
12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之《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乃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其随康熙东巡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时之作。是作语言质朴无华,手笔精练,三十六字出勾勒出北国风光之壮美、清初皇帝出巡之盛况。上片述行程与驻地。“山一程,水一程。”两个“一”字概括了行经的万水千山;“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去向是山海关之外。歇拍“夜深千帐灯”一语,大气包举,凸显皇家巡行之气魄与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令人油然顿生茫茫之思。此句,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语”(《人间词语》)。 下片描夜中景象。从时间入手,“风一更,雪一更”,又两个“一”字,风雪交加、长夜待晓之情势现于。“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前叙风雪声之扰,心碎而归梦难成;后句直叙故乡没有如是风雪之声。两句对照,作者的爱乡、思乡之情尽在不言中。
“夜深千帐灯”或曰壮丽,然千帐灯下无眠之万颗乡心,是何情味? 容若面对飞扬雪花,触目惆怅;耳听雪夜风声,更怨不成眠。此一扬一抑,一暖一寒,叙尽了厌于扈从之情怀。
此词语淡情深,铺叙眼之所见,心之所想,直言以道,宛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虽用墨不多,而边塞风光与军旅之情之刻画,栩栩如生。吾于观赏塞上之辽阔与寒冷之余,不知不觉心头便产生一股淡淡的思乡之绪。难怪周之琦激赏容若曰“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及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